2015-11-18
收藏
【摘要】欢迎来到查字典数学网高一数学教案栏目,教案逻辑思路清晰,符合认识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因此小编在此为您编辑了此文:高一数学教案:集合与简易逻辑希望能为您的提供到帮助。
本文题目:高一数学教案:集合与简易逻辑
教材:逻辑联结词(1)
目的:要求学生了解复合命题的意义,并能指出一个复合命题是有哪些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并能由简单命题构成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复合命题。
过程:
一、提出课题:简单逻辑、逻辑联结词
二、命题的概念:例:125 ① 3是12的约数 ② 0.5是整数 ③
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叫真命题,错误的叫假命题。
如:①②是真命题,③是假命题
反例:3是12的约数吗? x5 都不是命题
不涉及真假(问题) 无法判断真假
上述①②③是简单命题。 这种含有变量的语句叫开语句(条件命题)。
三、复合命题:
1.定义:由简单命题再加上一些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复合命题。
2.例:(1)10可以被2或5整除④ 10可以被2整除或10可以被5整除
(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菱形的
垂直且平分⑤ 对角线互相平分
(3)0.5非整数⑥ 非0.5是整数
观察:形成概念:简单命题在加上或且非这些逻辑联结词成复合命题。
3.其实,有些概念前面已遇到过
如:或:不等式 x2x60的解集 { x | x2或x3 }
且:不等式 x2x60的解集 { x | 23 } 即 { x | x2且x3 }
四、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
如果用 p, q, r, s表示命题,则复合命题的形式接触过的有以下三种:
即: p或q (如 ④) 记作 pq
p且q (如 ⑤) 记作 pq
非p (命题的否定) (如 ⑥) 记作 p
小结:1.命题 2.复合命题 3.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
【总结】2013年查字典数学网为小编在此为您收集了此文章高一数学教案:集合与简易逻辑,今后还会发布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您在查字典数学网学习愉快!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书第105页做一做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第24~25页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第47~48页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第73~74页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第32~33页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第一章《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第35页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第49~50页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第36页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第55~56页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第23页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第39~40页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第一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第一章《练习三(2)》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书练习二十二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书练习二十四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书练习二十三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第41~43页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第一章《口算和估算》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第76页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第38页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书第97页做一做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第75页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第77~78页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第69~71页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第一章《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连续进位)》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第一章《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第26~28页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第19~20页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第45~46页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