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2
收藏
本节课我利用学生在认识2-5各数分与合时获得的经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提出“用两只手拿6个气球,可以怎么拿”的问题后,要求学生用小棒代替摆一摆,并在操作的基础上交流不同的分法。在交流过程中,要适当地引导学生有序地表达,并从一种分法推想出另一种分法。比如,当学生说出“一只手拿5个气球,另一只手拿1个气球”,并表示出“6可以分成5和1”时,我及时提问:“由这个式子你还能想到什么呢?”启发学生由6可以分成5和1推想出6可以分成1和5。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并根据填好的结果说一说,从而完整地掌握6的分与合。7的分与合让学生独立完成操作并填空,再进行交流。一定要注意学生书写的顺序,在用联想法记忆时,也要注意它们的顺序。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学生独立操作过程中巡视会发现,优生做题的速度很快,做好了就无所事事,而个别学困生就比较慢。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更好的发挥优生的作用,培养学生不仅自己会学,还要帮助身边的同学的习惯,让每个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都有所提高。
8.1《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同步测试
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同步测试
2015春人教版七年级下《7.1平面直角坐标系》配套课件(3份)
5.2.1平行线课件ppt上杭五中七年级下
10.1《统计调查》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同步测试(解析版)
5.4平移课件ppt上杭五中七年级下
2015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5.4平移》配套课件(共15张PPT)
5.3.1平行线的性质(课件+教案+反思+练习+素材)
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课件+教学设计+同步测试
9.1《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同步测试
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第2课时)课件2
2015七年级下《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同步习题精讲课件
2015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5.1相交线》配套课件(4份)
5.2.2平行线的判定(2)课件ppt上杭五中七年级下
9.2《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同步测试
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课件ppt上杭五中七年级下
5.3.1平行线的性质(1)课件ppt上杭五中七年级下
5.1.1相交线(学案+课件+教案+反思+练习+素材)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课件+教学设计+同步测试
5.3.2命题、定理、公理课件ppt上杭五中七年级下
2015人教版七年级下《7.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课件(3份)
5.4平移(课件+教案+反思+练习+素材)
2015七年级下《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同步习题精讲课件
2015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6.3实数》配套课件(2份)
2015新人教版七年级下《第六章实数》同步习题精讲课件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同步习题精讲课件ppt
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第1课时)课件ppt
6.2立方根同步课件+同步测试含解析版
2015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6.1平方根》配套课件(3份)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同步习题精讲课件ppt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