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北师版一年级数学——桌子有多长3|北师大版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浙教北师版一年级数学—...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浙教北师版...

浙教北师版一年级数学——桌子有多长3|北师大版

2015-11-12 收藏

教学目的:

1.进行测量活动,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2.估测厘米的实际长度。

3.体会1厘米 的实际长度,建立1厘米的表象。

4.懂得如何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5. 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1.体会1厘米 的实际长度,建立1厘米的表象。

2.懂得如何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天天都跟讲台桌,课桌打交道,那么你们知道讲台有多长,课桌有多长吗?现在用手比划一下。现在你们自己估计一下,课桌、讲台桌有多长。估计只能知道大概,想不想自己量一量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桌子有多长。(板书课题)

二、认识测量工具。

1、请你们用自己的测量方法来说明课桌有多长。

2、学生讨论交流刚才测量的结果。

师:为什么大家说的数都不同呢?

(大家测量的工具不同,得出不同的结果)

师: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小组讨论一下。

(用同样的工具进行测量,结果就会一样。)

师:测量事物的长短,就一定要用统一的测量工具,测量出的结果才会一致。

师:我们平时都用什么统一的工具来进行测量呢?

(尺子出示实物)

3、认识尺子。

师:请大家也拿出自己的尺子,观察一下,你能从尺子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独立观察,指名回答。)

师:请大家先放下尺子,你们能自己估计一下1厘米有多长吗?

(教师板书1厘米、1cm,学生估计)

师:现在请你们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用食指和拇指比一比。(学生活动)

4、说一说。

师:谁能说说还有哪些东西的长度接近1厘米?

(指甲长度,CD盒的厚度,橡皮檫的厚度)

你们自己量一量刚才所说的物体。

5、量一量。

(1)师:你们知道自己用的铅笔有多长吗?

拿出铅笔自己量一量,并把结果记录下来。然后和同桌交换铅笔,再量一量,互相验证,看你的同桌量得对吗?(学生测量)

(2)请学生到演示仪上测量,并跟大家说说他的测量方法。

(3)总结:把一端对准0刻度,根据另一端与尺子上重合的位置,读出数值。

(师边总结,边演示测量)

(4)请学生测量另一支笔的长度,再体验一下测量的方法。

三、练一练。

1、第一题。

让学生先估计自己的书、铅笔和铅笔盒的长度,写出来,再量一量,把

测量的结果填出来。

当学生测量不是整厘米数时,指导学生怎样按照整厘米数读出数值。

学生测量完后,全班讲评。

2、第二题。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意,独立完成题目。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3、第三题。

让学生观察图意,独立完成,然后跟同桌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学生独立做)

对于小熊没有量对的题目,全班交流,应该怎样量才是正确的。

教师总结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最好从0刻度开始测量,这样一来比较容易看出物体的长度,不会把测量结果看错。第二种方法是从中间量,像小熊那样从5厘米的地方开始量,把5厘米的地方当作0刻度,一格一格数,看几厘米,或看终点的数是10厘米,然后再用10-5=5,算出长度是5厘米。这种

方法比较少用。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应给予具体指导。

四、总结。

说一说,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