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2
收藏
教学目标:
1.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的选择单位表示物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米,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教具:米尺,投影。
学具:卷尺。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人(4分)
笑笑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笑笑请阿姨帮她量了身高,大家听一听她说了什么。笑笑说:我今天又量了身高,我又长高了,上次我量身高的时候,正好是一米。可今天1米只到我这儿。(指自己眉毛的部分)我心里真是高兴。
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米的知识。
二、玩中学 (19分)
1米到底有多长呢?出示米尺。
1.观察米尺,感受1米的实际意义。
(1)小组合作,找到1米有多长。
预设:如果直接找1米学生会找不到。
解决办法:可提前让学生认识一下米尺。
(2)用手势表示出1米有多长。
(3)伸开双臂感受一下1米有多长。
(4)将米尺立起来,站在米尺前,看看1米到身体的哪个部位?
明确:让学生感受1米的实际意义。
2.联系生活,寻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先观察,再量一量,也可以拿尺子去量一量。
3.深入观察米尺,找到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1厘米1厘米地上数,数到多少是1米?
问: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从而引导学生发现1米里面有100个厘米。
4.总结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用字母表示1m=100cm
三、学中做 (17分)
1.试一试,在 上填m或cm。
衣柜高约2
黄瓜长约20
房子高约3
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判断。一张桌子大约有多高,四个小朋友说法各不相同,请你帮他们判断一下。(教材第17页第一题)
3.谁爬得快?小蜗牛和小蚂蚁是好朋友,它们都说自己爬得快,于是它们进行了一次比赛。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全长是100,也是 m
小蜗牛已经爬了 cm,离终点还有 m。
小蚂蚁已经爬了 cm,离终点还有 m。
谁最有可能先到终点?
四、做中得
实践应用:
画一条长为3cm的线段。
板书设计:
我又长高了
1米 = 100厘米 1m = 100cm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8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27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31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点强化练习题13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7
2016年高考数学真题 理科 (全国I卷)
2016年安徽高考数学真题 文科 (全国I卷)
2016年河北高考数学真题 文科 (全国I卷)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2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19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点强化练习题16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23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24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20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点强化练习题11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3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4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16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14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11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点强化练习题12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29
2016年福建高考数学真题 理科 (全国I卷)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25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28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35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点强化练习题1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1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32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9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