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1
收藏
目标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表象,掌握用厘米做单位的测量方法.并会进行实际测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昨天老师接到了新成立的动物学校校长长颈鹿的电话,他们也想购买一批
和我们一样的桌椅,可长颈鹿校长不知道买多大的,他想让咱们同学帮忙测量一下我们的桌子有多长,你们愿意帮忙吗?
二、通过学生利用不同的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度,引出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
1.同学们利用自己手中的工具进行测量,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测量的结果.
2.汇报测量结果:
3.教师提问
都是测量桌子有多长,为什么他们得到的数不一样呢?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三、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
1.观察尺子,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些什么.
2.在尺子上找一找1厘米有多长.
3.用手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
4.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5.在尺子上找出2厘米、5厘米、10厘米、20厘米有多长(为估计作准备)
四、同学之间互帮互学,掌握测量的方法,并能比较准确地估计物体的长度.
1.试着测量数学书的宽度,同桌之间互帮互学.
2.学生自己介绍测量的方法及结果.
教师总结测量的方法:一端对准0刻度,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3.出示一把断了的没有0刻度的尺子.
教师提问:用这个尺子能进行测量吗?怎么测?
强调:一端对准0刻度的测量方法只是我们实际测量中常用的方法,因为这样便于读数,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
4.出示几个测铅笔长度的例子,让生判断对错.
五、小组合作,进行估计和测量.
1.小组自主选择几件学具,先进行估计,然后再测量,并将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提示:首先要进行分工:大家一起估计,再由一名同学负责测量,并由另一名同学进行验证,最后由一名同学将结果记录下来.
小升初数学选择试题模拟检测
达标练习试题填空试题小升初数学必备
必备小升初数学达标练习试卷
小升初数学模拟检测试卷四
达标检测试卷小升初数学必备
必备小升初数学期末检测题
人教版高一数学《对数函数》教学计划
训练模拟检测期末试题(青岛版)
必备小升初数学期末检测试卷(西师版)
模拟训练试题小升初数学质量检测(新人教版)
必备小升初数学基础试题模拟检测
小升初数学单元检测试卷
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苏教版)
小升初数学期末诊断性试题
小升初数学期末模拟试题(苏教版)
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国标本)
比赛课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桃子》说课稿
必备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必备小升初数学填空试题
必备小升初数学综合测试卷(人教版)
小升初数学期末训练试题
调研试卷小升初数学必备
必备小升初数学模拟检测试题冀教版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青岛版)
必备小升初数学模拟测试题(西师大版)
小升初数学期末检测题(西师大版)
必备小升初数学达标检测试卷
小升初数学水平模拟检测试题
必备小升初数学测试题卷(新苏教版)
训练试题小升初数学模拟检测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