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0
收藏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使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2.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
3.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入新课:
1.请一位学生上前,师生比比谁高谁矮。
2.揭示课题:今天,可爱的小天使要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比一比。(出示小天使图片,写课题,学生齐读。)
二.探究新知:
1.媒体出示主题图,说:这是小红家的客厅,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客厅里有些什么。学生观察书上的图(最好按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的顺序),然后有顺序地回答客厅里有些什么。
2.出示白菜老师的图片,说:白菜老师要来考考大家。指导看第一幅小图,问:图上画的什么呀?(两根筷子)再问:哪根长?哪根短?指名回答。师:白菜老师请你在长筷子下面的方框里画,在短筷子下面的方框里画○。教师示范,学生在书上照老师画。接着,学生试做第二幅小图。师生对照。
3.出示茄子老师的图片,说:茄子老师也要考考大家。请小朋友给接下去的两幅小图里的物体比较高矮,高的画,矮的画○。
学生试画,教师巡视,然后对照,订正。
4.出示萝卜老师的图片,说:萝卜老师也想来考考小朋友。你还能在图上找一找,比一比吗?同桌相互交流,然后汇报。
三.想想做做:
1.第一题。老师说明题意:比比哪个人高?在高的下面画。学生回答后在自己的书上画。(如果有学生说两人一样高,教师要加以引导:如果图中坐着的人也站在地上,他一定比小女孩高。)
结合图中内容,对学生进行帮助病弱、体残人的教育。
2.第二题。说明题意,学生试做。订正时,老师总结:走比较直的路要近一些,走比较弯曲的路要远一些。
3.第三题。说明题意,学生试做。师生对照时,老师总结:在同一时间内,树高,影子也长;树矮,影子也矮。
4.第四题。说明题意,同桌讨论。指名回答后学生在书上做出结果。
四.联系实际进行练习。
问:小朋友,你们能在自己身边找一找、比一比吗?
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对说得好的给予表扬。
五.教师总结。
教学后记
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下《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公开课《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
三下《我们一起去游园》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课后反思
新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一》教案教学设计
新世纪小学数学——惠济基地《等量关系》应用意识答辩记录
培训听课心得 课堂实践作抓手,深度学习韵味长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下册《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心得 数学课上的“小印章”
四年级数学2017-2018学年下期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数学老师读书心得 读《跨越断层》几何直观章节有感
小学数学教育策略及创新研讨(7篇)
《解决问题》课后反思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反思总结
二年级上册《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绿色课堂杯心得体会(小学数学)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年级用减去相同的数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新任教师过程性研训心得感悟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养成的一些思维习惯
三数下《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后的反思
添薪加水筑成长 ——“绿色课堂杯”学习体会
《认识图形》课后反思
2018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及板书设计第2册
一年级下册《认识时间》课后反思
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推理》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