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9
收藏
教材简析: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在初步认识了乘法的意义,学习1-6的乘法口诀后,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教材提供了一幅学生感兴趣的队日活动情景图。要求学生利用学过约有关乘法知识,自主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活动中,教材向学生提的问题少了,只有每个帐篷里住多少人?而留下了许多可提出问题的素材。直接告诉学生的信息少了,只有钓鱼学生的一组对话,其他都隐含在图中,给学生许多收集信息的空间。教材的这些变化,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思想,体现了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活动过程:(用投影出示活动场景图)
师:今天我们这里来了一群可爱的小朋友,他们组织了一次有意义的队日活动。请同学们仔细看看,图上都有些什么?小朋友们各参加了哪些活动?(学生认真观察并悄悄说着:你看,这些鸟窝多美呀!他们在野炊呢!同学们显得特别感兴趣。)
师: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参加了哪些活动?学生纷纷举手。
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看见小朋友们有的钓鱼,有的洗菜,有的搭帐篷,有的烧烤食物。草地后面有些树,树上有鸟窝。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各种活动再数一数,你还能发现什么?
话音刚落,一位同学主动站起来说:我看到搭了三个帐篷,每个帐篷有三个人搭。这个回答启发了其他同学。于是,大家纷纷发言找出了画面中很多隐含的信息。
师:蔬菜老师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每人用一条毛巾,你知道每个帐篷里住多少人吗?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指名回答并板书;52 25 5+5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试试看。学生思考了片刻。
生1:烧烤食物的有4组,其中3组每组有4人,还有一组5个人,一共有多少人?
有学生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老师看到这个情况,就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方法一:4+4+4+5=17(人)
方法二:43+5=17(人)
生2:总共有多少条毛巾?
方法一:5+5+5+5+5+5=30(条)
方法二:56=30(条)
方法三:103=30(条)。
有人对方法三表示异议。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每个帐篷前有10条毛巾,有三个帐篷,就有3个10,3个10是30,所以用乘法计算,103=30。在上述过程的启发下,同学们发言的积极性更高了。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愿望,教师不失时机地安排了小组学习。大约10分钟后,各小组都安静下来了。突然,一个小组的代表说:我们小组还有一个问题:今天参加活动的小朋友总共有多少人?
这时,教室里沉默了。由于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提出先分组讨论,再由小组代表汇报。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了。同学们七嘴八舌说开了。
9+17+2+6=34(人)
33+44+24+1=34(人)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四十四)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用字母表示数
2012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三十六)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简易方程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二十九)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三十九)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三十四)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二十一)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整数和小数的应用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四十二)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百分数专练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四十三)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立体图形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三十八)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二十七)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三十)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质量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二十四)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二十三)
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数与代数专项练习(三)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二十六)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三十一)
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数与代数专项练习(二)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运算顺序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时间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统计图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二十五)
2012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