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9
收藏
一、 理念设计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十几减9的例题是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出来的,这一问题使学生产生迫切想计算的心理需求,并迅速进入独立思考的状态,探究算法。通过交流,体会不同的算法,鼓励学生算法的个性化的同时,让学生在比较中选择喜欢的算法。本课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
二、 教材分析
教材将加、减法穿插安排,旨在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前面的被减法是10的减法和9加几的学习为学习十几减9作好了知识准备。十几减9又是20以内退位减的起始课,是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的重要基础知识,并能为后继教材的学习作好迁移准备。另外,教学这部分内容,还可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三、 教学分析
1、让学生以好心情接触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课始用举行数学游园会的形式,自然地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乐中学,学中乐。同时,举行数学游园会这一形式串联全课,使全课有浑然一体的整体感。
2、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知识。
教学活动中,操作与思维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导,思维是关键。通过拿一拿、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算理,创造出多种计算方法。
3、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知识。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在巩固练习中,设计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钻山洞、白兔搬家、蚂蚁找窝、大象摘椰子,学生自由编题,玩中学,学中玩。宽松又富有竞争的活动环境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满足,并给学生以知识上(运用知识、巩固知识或再次创造知识)的满足。
1
四、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从实际情境里理解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2、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 使学生在独立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
五、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公园里正在举行数学游园会。小朋友们想参加吗?我们出发吧!
学生随着音乐边表演边唱:走走走走走,我们乘上小汽车。走走走走走,参加游园会。
师:但是必须要小朋友们合作完成一组口算题,就能参加了游园会了。【这一环节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边表演边唱,既组织了教学,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全课奠定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复习铺垫
各小组长组织本组学生进行口算练习。(一生一练,其余学生用手势反馈)
9+7= 9+4= 9+8= 9+5=
9+( )=11 9+( )=12 9+( )=15 9+( )=18
师:祝贺你们用智慧赢得参加游园会的机会。请小鸟为我们带路,快点出发吧!(课件:小鸟从公园门口飞至水果店)
【小组长组织组内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培养了小组长的组织能力和组员的合作能力,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三)加强操作,理解算理,形成算法。
1、创设情境,引出例题。(出示挂图)
(课件)猴老板喊:卖桃子啦!卖桃子啦!又香又甜的桃子。快来买呀!
师:你知道了什么?(生答:小猴在卖桃,我还知道猴子的前面有13个桃子。)
(课件)小鸟飞来,说:猴先生,我买9个。
师:一共13个桃子,小鸟买了9个,还剩多少个?该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然后交流。
师:我们也来当一回售货员。从13个桃子里卖出9个,可以怎么拿?
2、加强操作、理解算理。
(1) 学生独立操作,边操作边说。
(2) 组内交流。
(3) 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演示拿桃子的过程,并出示相应的计算过程,
2
师: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想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算出13 9 = 4。想表扬一下自己吗?(生自我表扬)前面有间聪明屋正等着你们这群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呢!(课件:小鸟从水果店飞到聪明屋。)
【学生在充分动手操作和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可能会发现多种计算方法,在开放式教学环境里培养开放性思维品质。】
(四)自选算法,交流体会
(课件出示聪明屋里的题目)试一试:12 9 =( ) 16 9 = ( )
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做。能算的小朋友尝试做,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借助小棒摆摆,再算。做好后,任选一题跟好朋友交流算法。接着班内交流。(自己喜欢什么方法做就用什么方法做。)
师:做这类题目有很多种方法。做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小朋友,愿意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本领去接受智慧宫的挑战吗?(课件:小鸟从聪明屋飞到智慧宫。)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五) 巩固与拓宽
1、想想做做的第1题。
学生任选一题:(1)自己说说图意;(2)想想怎么做;(3)学生独立做;(4)反馈。
2、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计算;(2)反馈;(3)有什么发现?
3、分组游戏:
(1)钻山洞(2)白兔搬家(3)蚂蚁找窝(4)大象摘椰子。
学生自由编组做自己喜欢的游戏。(教师在尊重学生的意愿的前提下作适当的协调),然后展示与评价各组活动结果。
4、做想想做做的第4题。
(1) 学生有手势表示得数。
(2)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这些题目都是十几减9。(揭示并板书课题:十几减9)
这些题目等于号后面的数正好是2、3、49、10。
等于号后面的数都多1。
师:你们的发现太棒了!希望你们以后有更多更精彩的发现。
【在练习中,设计了分组游戏,让学生玩数学,代替了课间操,又使单纯的数学计算课趣味盎然,学生参与率高。最后一个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掀起高潮,同时顺势揭示了课题。】
(六)全课总结(略)
六、 课后反思
该课在展示新课程理念中突出了三个重:一是重情景,以故事情境贯穿全课;二
3
是重探索,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实践;三是重交流,有组内、组际、全班等多种形式,学生可以走下座位自由结合进行交流。
当然,在新课程理念的贯彻中,有些地方可能做的并不到位,例如,学生的合作交流在有些环节中并没有完全起到很好的作用,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引导,以期得到很好的效果。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二下《铅笔有多长》ppt课件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二下《运白菜》ppt课件4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二下《运白菜》ppt课件2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二下4.2《1千米有多长》ppt课件1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二下《欣赏与设计》ppt课件2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二下《欣赏与设计》ppt课件1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二下《运白菜》ppt课件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二下1.3《搭一搭(二)》ppt课件1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二下1.2《搭一搭(一)》ppt课件3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二下1.1《分苹果》ppt课件4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二下《铅笔有多长》ppt课件2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二下1.3《搭一搭(二)》ppt课件2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二下《比一比》ppt课件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二下《辨认方向》ppt课件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二下1.4《分草莓》ppt课件4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二下1.2《搭一搭(一)》ppt课件1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二下《铅笔有多长》ppt课件1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二下1.4《分草莓》ppt课件1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二下《比一比》ppt课件2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二下1.4《分草莓》ppt课件5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二下3.4《比一比》ppt课件4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二下4.1《铅笔有多长》ppt课件2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二下3.4《比一比》ppt课件5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二下《铅笔有多长》ppt课件3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二下1.2《搭一搭(一)》ppt课件2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二下3.5《有多少个字》ppt课件1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二下1.1《分苹果》ppt课件3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二下1.1《分苹果》ppt课件2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二下《辨认方向》ppt课件2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二下《欣赏与设计》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