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激趣数学问题的几点做法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一年级激趣数学问题的几...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一年级激趣...

一年级激趣数学问题的几点做法

2015-10-30 收藏

兴趣是孩子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低年级数学课以激活小学生思维,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来引领学生全员参与、激情投入,使小学生在偷悦、宽松、和谐的的氛围中接受知识,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下面,谈谈我在一年级激趣数学问题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 创设生活数学情境,以生活数学问题提示例题。

创设生活数学情境,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情境问题,激励学生解决。例如:教《跳绳》时展示主题图后,我请8个同学上台,问:苹果和桔子,你最喜欢哪种,喜欢苹果的站在左边,喜欢桔子的站在右边然后引导学生讨论8由几和几组成,并列出相应的算式。在学习《认识物体》一课时,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这些物体的概念比较陌生,于是我就先出示足球、魔方、牙膏盒等这些熟悉的实物,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用语言描述它们的形体牲征,再对这些东西进行比较分类,使学生逐步建立起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的概念,从直观上掌握了解它们的特征。继尔又让学生谈谈在生活中这些物体出现在哪里。这样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知识背景出发,得到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悟数学,运用数学,探究数学,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问题。同时在发现学习方式中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

二、以游戏活动形式,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堂好课要上得生动活泼、趣味无穷,忌单纯的说教形式。我多次采用估一估、猜一猜、拼一拼、摆一摆、玩一玩、找一找等游戏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如在教学《猜数游戏》时,我先告诉学生我一共有几颗珠子,左手有几个,让学生猜猜右手有几个,学生就在猜中掌握了数的分解和组成以及加、减法的意义,加深了对数的认识。

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小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训练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学会一题多解。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当我们讲《跳绳》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都列式为2+6(2个摇绳的,6个跳绳的)这时,有个学生举起了小手,他的列式为:1+7。我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什么要列1+7呢?”他说“有1个戴帽子的小朋友,7个没有戴帽子的小朋友,合起来有8个小朋友。”我当时特别的高兴,就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星”。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通过这副图还能列出很多的算式,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当每拿出一道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点拔,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的。

四、在数学竟赛中增长信心,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儿童的好奇心、表现欲很强,所以要经常适时地创造机会让学生敢说,充分表现,让学生有获取知识的喜悦感、成功感,要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如在小组中可以进行“口算赛”争戴小红花、“闯迷宫”等比赛形式,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数学的情趣。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