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28
收藏
我们在解题时,有时需要求近似值,常常用到“≈”,例如:青菜每千克O.92元,买49.2千克应付多少元?
O.92×49.2=45.264≈45.26(元)
答:应付45.26元。
在收付现款时,通常只算到“分”,所以只要保留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舍去千分位上的4。
但是,“≈”并不表示每次都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的。如:一堆煤重18.5吨,平均每次运2.5吨,一共需运多少次?
18.5÷2.5=7.4≈8(次)
答:一共需运8次。
在运送货物时,最后一次所剩的货物无论是多是少,都必须运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使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即省略的十分位上即使是4或者小于4,都要向前一位进1。
再如:一种圆珠笔2.5元钱一支,12元钱最多能买几支?
12÷2.5=4.8≈4(支)
答:最多能买4支。
这里用“四舍五入法”和“进一法”都不恰当,应该将不满买一支的钱数舍去,即省略的十分位上即使是5或者大于5,都要舍去,这就是“去尾法”。
以上取近似值的几个不同求法告诉我们:学习数学时,要重视生活经验的积累。
(本文作者为江苏省如东县掘港小学六
(3)班学生,指导教师:朱钧)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正比例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正比例应用题教学设计与分析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 四则混合运算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圆锥的体积
成反比例的量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二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数的整除 分数 小数的基本性质
《比例》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成反比例的量教学设计二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烙饼问题教学设计预案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二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量的计量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三
《统计》教学设计三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百分率的应用》教学有感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柱的体积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数的意义
正、反比例教学设计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反比例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二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与评析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