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28
收藏
我们在解题时,有时需要求近似值,常常用到“≈”,例如:青菜每千克O.92元,买49.2千克应付多少元?
O.92×49.2=45.264≈45.26(元)
答:应付45.26元。
在收付现款时,通常只算到“分”,所以只要保留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舍去千分位上的4。
但是,“≈”并不表示每次都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的。如:一堆煤重18.5吨,平均每次运2.5吨,一共需运多少次?
18.5÷2.5=7.4≈8(次)
答:一共需运8次。
在运送货物时,最后一次所剩的货物无论是多是少,都必须运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使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即省略的十分位上即使是4或者小于4,都要向前一位进1。
再如:一种圆珠笔2.5元钱一支,12元钱最多能买几支?
12÷2.5=4.8≈4(支)
答:最多能买4支。
这里用“四舍五入法”和“进一法”都不恰当,应该将不满买一支的钱数舍去,即省略的十分位上即使是5或者大于5,都要舍去,这就是“去尾法”。
以上取近似值的几个不同求法告诉我们:学习数学时,要重视生活经验的积累。
(本文作者为江苏省如东县掘港小学六
(3)班学生,指导教师:朱钧)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的设计
数学学科“问题生”形成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年、月、日"教学实录与评析
浅谈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以学定教”的探索
数学课堂教学中最需要做的事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年、月、日 教案(研讨课)
读、试、想、做,搞好课堂教学
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 教案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备课资料(2)
对数学教学本质的基本看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认识年、月、日第四课时:生日快乐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关于“对称、平移和旋转”(三下)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年、月、日
数学仅仅有“生活味”够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综合练习、复习课
课堂精彩岂非真实细致、别开生面的呢——"年、月、日"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课题学习的案例:折叠问题初探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年、月、日 第1课时 认识年、月、日
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需处理好几个关系
数学教学要注意几个“慢”
高效课堂的15个细节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2
构建体系 融会贯通
课改后如何借助媒体教学启发学生心智
如何认识学习评价
让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之中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与说明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