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9
收藏
教学目标
1、经历主动探索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进行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
2、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交流自己的算法,感受算法多样化。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具准备:学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下周我们班级要举行一次小小的运动会,你们想参加吗?有赛跑、接力、投沙包、跳绳这些项目,你想参加哪一项?
报名参加运动员
师:让我们来数数参加赛跑的有多少人,参加投沙包的有多少人?
(学生通过观察和数数知道:参加赛跑的有9人,参加沙包的有6人。)
二、你说我讲
师: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参加运动会,当运动员给班级争光。参加投沙包的和赛跑的同学有这么多,老师需要写几个号码发给他们呢?
关注要点: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每个运动员需要一个号码,学生可以想到只要算出有多少运动员就能知道需要写多少个号码。
师:怎样才能知道参加赛跑的和投沙包的运动员有多少人?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9加6等于几?你想怎样计算出来?
(如果有学生能马上说出结果,应及时表扬。)
师:你可以自己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小组合作时教师巡回指导。)
三、交流展示
师: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想出了几种算法?都是怎样算的?
学生一边说算法教师一边板书:
①用小棒一根一根的数,从1数到15,或10、11、12、13、14、15。
②把9看成10,10+6=16,16-1=15。
③9+6=15
1015
小结:同学们的办法真多,你喜欢用哪些方法来计算?第三种方法是把6分成1和5,在把9凑成10来计算的,我们把它叫做凑十法,老师觉得这种方法比较好。我们以后还要用你喜欢的方法去做题。
师:我们可以用9+6表示出参加赛跑的和投沙包的人数,还
可以怎样来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6+9
师:6+9等于多少,你是怎样算的?
师:比较一下9+6和6+9,你发现了什么?(板书)
师:刚才同学们把参加赛跑的9人和参加投沙包的6人加起来,知道了参加这两个项目的一共有15人,还有什么办法也可以算出参加这两个项目的一共有多少运动员?
(引导学生说出算一算男、女运动员一共有多少人?
你能来数一数、算一算吗?)
师:读一读黑板上的算式,观察一下,我们今天学到的加法和前面的有什么不同?
师:两个数想加结果比10大的就需要进位,想这样的加法就是进位加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数学课程标准的亮 人本特征
在新课程理念下应该怎样教好数学
家长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
从数学学习看数学课程改革
给与孩子理性的对待
利用生活学数学
教育孩子从平凡开始
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新课改下的教学行为初探
初中数学课堂教改误区及方法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引入的新课艺术
数学与诗的结合
家庭教育的“十戒”
扬州市2012年中考考试说明解析:数学
黄冈市2012年中考数学考试说明:统计与概率
数学学习与数学课程的关系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数学教学的两个系统
浅淡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几大变化
解析初中数学新课改
初中数学新课改经验心得交流
对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内容的认识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2)
新课标中的数学教学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需要“合情推理与数学活动”
对数学新课改的几点认识
新课标下应有一个新的作业观
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
教会孩子管理好时间
初中数学新课改五点心得体会
走进新课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