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9
收藏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减法,理解减法的含义。
2、在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3、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学习用减法计算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理解减法的含义,理解和学会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演示:出示3个彩色气球,让一名学生上来,演示放走1个,手中还剩2个。
2、小朋友,你能把刚才演示的过程说一说吗?
3、提问:放走的1个是从几个里面放走的?现在他手中还剩几个?你想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4、引出课题。
二、体会情境,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初步认识减法和计算方法。
出示情境图。护花小组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学生说出图意:有5个同学在浇花,走掉2个后,还剩几个?
根据图意,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2=3。
指导学生认识减号及算式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在图中表示的意思。分小组讨论:为什么用减法计算?52=3是怎样算出来的?交流汇报各组的想法。
小结:刚才各组的想法棒极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5个同学浇花,走掉2个,就是要从几个里面去掉几呢?从个数里去掉一些,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算出得数呢?
2、试一试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独立观察图意,提出问题,在书上填写算式。(学生可能列出32=1或31=2)
学生填完算式后,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一说每一幅图的意思后填写算式。
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看算式,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
学生独立操作后,指名演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想想做做第4题。
先分小组说说图意,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填好算式,计算出得数。
4、想想做做第5题。(巩固5以内的加、减法)
四、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愉快的数学课,你能说说学会了什么吗?先跟同学说说,再跟老师说说。
四、教学后记:1学生能够掌握5的减法,有一小部分学生不能具体落实减法中的具体含义。
2学生能够很快算出结果,有一部分不能通过加法来计算减法的结果。
七年级下用相同的正多边形拼地板华师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9.4解直角三角形2授课课件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23.2《相似图形》课件(共2份PPT)
课件华东师大版八下§16.1.2立方根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23.3《相似三角形》课件(共6份PPT)
25.2.3列举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2)课件ppt
华东师大八年级下18.1相似的图形
华东师大课标版八下一次函数(一)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9.2勾股定理课件(一等奖课件)
华师大版八下§16.1立方根与立方根第二课课件
华师大版八下§16.1立方根与立方根第三课课件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23.5《位似图形》课件(共2份PPT)
上杭五中八年级下半期考模拟试卷2讲评ppt
华东师大八下一次函数的图象(二)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9.4解直角三角形3授课课件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23.1《成比例线段》课件(共2份PPT)
华东师大八年级下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015年华师大九年级上22.1一元二次方程课件(共22张PPT)
25.2.1概率及其意义(3)课件ppt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23.4《中位线》课件(共3份PPT)
华师大版八下§16.1立方根与立方根第一课课件
2015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23.6图形与坐标课件(共26张PPT)
华师大数学八年级下函数的图像
25.2.1概率及其意义(4)课件ppt
华东师大课标版八年级下反比例函数
华师大版八下§16.1立方根与立方根第四课课件
华师大版八下18.5图形的运动与坐标
华东师大八年级下图形与坐标(第一课时)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23.6《图形与坐标》课件(共2份PPT)
25.2.3列举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1)课件ppt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