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9
收藏
教学目标: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退位)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课件、小棒(24根)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请看大屏幕,在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同学们收集了很多的废品,大家把这些废品分类以后装上了绿色回收车,同时也统计出了各班的收集情况,请看统计表。
2、这是我们学校一年级三个班回收废电池、易拉罐的情况。仔细看大屏幕(出示一班和二班回收废电池的数量),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抽生交流所提的问题并板书。
我们先来解决二班比一班多收了几节电池?这个问题,谁会列算式?
你知道24-8怎样计算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板书课题)
活动二
1、设疑引欲
请同学们观察算式:24-8与24-2有什么不同?
个位上的数不够减的减法,我们称它为退位减法.(同时板书退位二字,把课题补充完整,然后教师利用课件,让学生亲眼看到从4根小棒中拿出8根不够拿)
提问:4减8不够减怎么办呢?
2、指导探索
请同学们想一想,会算的同学自己算出得数,不会算的同学请你利用手中的小棒自己摆一摆,解决这个问题吧。(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去想,教师不加任何提示,教师注意行间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摆法)
抽生交流,如果是用摆小棒的方法就让学生到台前演示自己的做法。
同学们积极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摆法,这几种方法都对,老师是用这种方法做的,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利用课件演示24-8)
谁能说说老师是怎样分步计算的。想一想,你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同桌两个说一说。
活动三
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自己的身手吧。
1、大屏幕出示练习题。
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题。
368=279=456=645=
2、出示统计表
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电池
8
24
30
易拉罐
21
9
23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计算?
3、你能算出下面这些题吗?
189289389489589
想一想:你能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活动四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大家一起说说吧。
教后反思:
本节课准备得很充分,但是这节课上完之后,自我感觉很不好。第一,有个班级在上课,没能及时下课,学生匆忙进入多媒体教室,没有立即坐好,东张西望,分发小棒也耽误了些时间,没有了好的开头,我心中有些慌乱,以致于导语部分说得没有头绪,自我感觉有点不知所云。第二,解决4减8不够减,怎么办的问题时,处理得不好,原本打算让学生想一想或者利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切实体会4减8不够减,可是学生都没有动手摆小棒的,小棒就成了摆设品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让学生交流完自己的想法后,我再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4减8不够减怎么办,然后让学生想一想或摆小棒理解后同桌两个交流交流具体是怎样做的,而实际上课时我就给漏掉了这个过程,使学生没有更好地体会到4减8不够减。第三,与张老师的课比起来我认为张老师的导语部分比我好,她没有应用书上的信息窗,而是把书上的信息窗加以变化,变成小动物们在收集废品,将小动物分成三组进行比赛,学生会更加感兴趣;小棒使用比我好,学生愿意动手操作,而且张老师应用颜色不同的小棒,很鲜明,易于学生区别;习题设计也很有层次感,我没敢设计像169269369469这样的习题,怕太难学生不会。
让我有些欣慰的是,原以为这节课课堂效率不高,效果肯定不好。但是学生做题速度很快,而且得数也算得正确,大部分同学做得没有问题,只有一小部分学生错了一题或两题。说明大部分同学已经明白了4减8不够减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我觉得很高兴。
口算乘法(教案)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苏教一年级下册热★★★
认位置(左右)
《年、月、日》说课稿
猜硬币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退位)教案设计
一年级上册二练习六
青岛版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年、月、日》教学设计
认识=、>、<
乘船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我教孩子认识钟表
一年级上册三8、7加几和十几减8、7
整理与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表
一年级下《前后》
加减混合运算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
元角分, 几时几分
一年级上册四练习七
6、5、4、3、2、加几和十几减6、5、4、3、2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方位与图形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教学预案
认识一元以上的人民币2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
一年级数学《分类》
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