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8
收藏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0、8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
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会画三角形的高,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特征。
3.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具、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出课题感知三角形
1.谈话导入。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信息。
3.教师展示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
谈话引出课题:你想学习有关三角形的什么知识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制作三角形,概括三角形定义。
(1)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个三角形。(制作材料: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2)学生展示交流制作的三角形,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观察思考: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相同地方?
(4)认识三角形组成,初步概括三角形定义。
(5)教师出示有关图形,引起学生质疑,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正确概括出三角形定义。
(6)判断练习。
2.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
(1)情境创设。
美丽的南宁邕江上有一座白沙大桥,从侧面看大桥的框架就是一个三角形,工程师想测量大桥从桥顶到桥面的距离,你认为怎样去测量?
(2)课件出示白沙大桥实物图和平面图。
(3)学生在平面图上试画出测量方法。
(4)学生展示并汇报自己的测量方法。
(5)学生阅读课本自学三角形底和高的有关内容。
(6)师生共同学习三角形高的画法。
(7)学生练习画高。
3.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1)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做准备。
(2)动手操作学具,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
(3)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4)学生联系实际,找出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5)欣赏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总结本课内容
1.学生说说本节课收获。
2.教师总结。
黄冈2012年初一(下)期中考数学试卷
黄冈中学2012年初一下月考数学试题
浙教版七年级(下)数学期末试卷
初一数学第一学期几何训练题(三)
七年级下数学图形镶嵌练习题
山东曲师大附中初一数学下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中数学7.2可能性 (一定摸到红球吗与转盘游戏训练)
初一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期中试卷
浙教版七下第七章同步测试-分式
2012年西城区初一期末试题(A卷北区)
2012新海实验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
初中一年级数学月考试卷
云南大姚一中2012年初一数学下月考试题
沪科版七年级下频数分布同步练习
金华地区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黄冈中学初一下月考考试数学试题
张家港市2012-2013年七年级下期期末调研数学
明星中学2012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新人教版)
初中数学第七章 可能性单元测试
黄冈2012年初中一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七下第一章同步测试-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黄冈中学期中考试初一数学下试题及参考答案
浙教版七下第三章同步测试-事件的可能性
黄冈中学初一下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浙教版七下第六章同步测试-因式分解
初一数学第一学期几何训练题(二)
浙教版七下第四章同步测试-二元一次方程组
七下数学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题
阜宁县2012年七年级下数学期中考试苏科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