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3
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摆一摆的实践活动并结合前面所学数的分解组成,直观形象地熟悉和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以及数位和位值的概念。
2.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主动探究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寻找事物规律的方法,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排列组合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让学生在愉悦的操作中感受数学的奥秘,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页。
教具、学具准备
表格、点子、中国象棋(或围棋子)、课件
教学设计
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看是谁来了?(聪聪)聪聪看见你们在上数学课,想考考你们。请大家看屏幕。
(屏幕出现一个数位表),然后问:这里有一颗珠子,放在个位上该表示什么数?师:把它放在十位上,读作什么?
师:聪聪夸奖我们聪明,但对数位的知识一定要掌握好。今天的这一节课我们就利用数位表摆一摆,想一想。(板书课题)
摆棋探秘
1.初次摆──交代做法
教师出示表格(下表)请一位学生到黑板上用一颗点子摆数并填表。当点子放在个位上时,表示个位上的数是1,十位上的数是0,这个数就是1;当这颗点子放在十位时,表
示个位上的数是0,十位上的数是1,这个数就是10.
十位个位棋子
颗数摆出
几个数摆出的数
○121、10
○
2.再次摆──熟悉方法
a.教师布置各小组仿照黑板上的摆法,用3颗棋子摆数。
活动要求:各小组先独立摆,独立记录,然后交流讨论:
◆为什么3颗棋子摆在个位上得到的数是3,而摆在十位上得到的数是30?
◆怎样摆数才能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b.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各小组的结果。
c.重点研究两种摆棋、写数的方法,师生共同讨论、评价。
◆把所有棋子先摆在个位上,再逐一向十位挪棋的情况在黑板上展示(用蓝色的点子)。
◆黑板的另一边展示另外一种摆法:先全部棋子摆在十位上,再逐一向个位挪棋(用红色的点子展示)。(如表)
d.学生议论、质疑,汇报讨论的结果,集体评价。
因为个位的3表示3个一,所以是3。十位上的3表示3个十,所以是30。
3.三次摆──探究规律
a.分小组用2颗棋子,4颗棋子来摆并填表写数。摆完后组内交流。
b.请摆法像黑板展示的两种方法的小组到黑板摆。(表格)
(先摆十位,再往个位挪棋的图略。)
c.引导学生观察棋子颗数与摆出几个数的关系,试从中找出规律来。
d.引导学生观察棋子颗数与摆出的数的关系。
◆与数的组成有关。
棋子
颗数摆出
几个数数的组成摆出的数
12
或和是1的加法:
1=1+0 1=0+11、10
23或和是2的加法:
2=0+2 2=1+1 2=2+0
2、11、20
34
或和是3的加法:
3=0+3 3=1+2 3=2+1 3=3+03、12、21、30
45
或和是4的加法:
4=0+4 4=1+3
4=2+2 4=3+1 4=4+04、13、22、31、40
◆列出的数一般是一对一对地出现,而且组成每对数的数字都相同,但个位和十位上
的数字调换了位置。
例如:
这里有两对数:03和30、12和21,它们的组成数字分别是0和3、1和2。
此外,所列出的数都能分成两组(或找出一个中间数后分成两组)。
例如:
(表格)
十位个位
○
竖着看:
单独看个位上的棋子像一个▽,也可把它一边对齐,像 或 。
单独看十位上的棋子像△,如果把它一边对齐着放又像一个 或⊿。
横着看:
如果个位、十位一起结合起来看则像 或□。
○
○○
○
○
○○
○○○
○
○○
○○
○
○○○
○○○○
○
○○○
○○
○○
○○○
○
○○○○
4.模仿写──试用规律
a.各小组内独自写出用5颗,6颗棋子能摆出的数。然后组内交流讨论。查看有否重
复或遗漏,怎样写又快又完整。
b.全班集体交流讨论,请个别组上黑板将数填在表中。
5.直接说──熟用规律
a.小组内3人分工说出用7颗、8颗、9颗棋子能摆出的数。一个同学作好记录。
b.组际交流、讨论,检查有否重复或遗漏。
c.集体评价,填完整黑板上的表格。
棋子
颗数摆出
几个数摆出的数
121、10
232、11、20
343、12、21、30
454、13、22、31、40
565、14、23、32、41、50
676、15、24、33、42、51、60
787、16、25、34、43、52、61、70
898、17、26、35、44、53、62、71、80
9109、18、27、36、45、54、63、72、81、90
小结
a.同学们谈谈这节课学了些什么?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b.本节课学了在数位表上摆棋,得出数的个数比棋子数多1;所写出的数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的和正好是棋子数。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探索,别忘了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
高考数学解题需遵循五大思路
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心得 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
高考数学学习技巧分享:做题时不会用公式定理
数学尖子生经验谈:高考数学备考技巧
初二几何部分定义汇总
初二数学:分式部分学习方法指导
初二几何空间与图形知识点
学好高考数学不可不知的五大解题思路
如何学好初一的数学呢
2017高考必读:数学等差和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初二数学三角函数公式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集合与函数概念知识点(附:集合与函数概念结构图)
初三数学公式和规律口诀大全(一)
高一数学学不好的原因和应对办法
初一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
2017广东高考数学题型和内容基本不变
2017高考数学零距离突破:建立失分档案
2017年1月广州高三调研试题解读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二个环节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集锦
初二数学高效学习方法简介
初一数学乘法速算口诀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数学试题点评
轻松学习高考数学:数学学习的最佳心态
高考数学模考答题技巧:如何兼顾速度与分数
高考专家:高考生如何攻克“圆锥曲线”大关
高三数学各题型解法指导:应用问题的题型篇
2017年初二数学公式大全
高考数学学习常见问题分析——怎么准备填空选择小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