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3
收藏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较长距离,并亲身体验步测的过程。
2.会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能根据自己的经验估算一段路程的长度。
3.感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乐趣,提高自身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
感知10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
熟练进行估算10米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比一比1米多长。目测教室的长和黑板的长,并估算它们的长度。
二、新授:
1.感受10米有多长。
(1)师生一起去操场,用皮尺测量出10米长的一段距离。要注意对学生的测量方式进行指导。
(2)感知10米有多长。通过多种方式丰富学生对10米长度的体验。
①可以让学生并排站在一起,看看10米长的距离可以站多少名学生。
②再让每个学生走一走,看走10米长的距离需要几步。
③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一段距离大约是10米。
三、测量操场的周长。
1.指导学生分组并决定测量方法。如,可用皮尺量,可以步测,也可以先量出一段绳子的长度,再用绳子量等。
2.交流测量的方法和结果。重点让学生交流自己小组的测量方法、过程及测量的结果。
3.结合测量的结果,讨论哪种测量方法更好一些。使学生了解到用皮尺测量既方便又准确。
四、做一做:
课本62页的做一做。
第1题:提出活动要求并指导计算方法。让学生实际多走几次,求出平均值。
第2题:利用第1题的结果,让学生根据走的时间估算操场一周的长,然后与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
五、作业:
课本第62页的第3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