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30
收藏
今天我有幸来到焦作市参加中南、华北、西南十省区市第11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安排的是几何图形的教学经典课例,一天的听课培训让我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有了些许思考。
在课例观摩之前,原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梁秋莲老师做了关于“空间观念”的培养的专题报告。梁老师温文尔雅,出口成章,虽提前报备说自己临时接到报告任务,准备仓促,但是所讲内容深刻,发人深省。
我们总对学生说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很重要,但是却没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图形与几何的重要性。我们总觉得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太有限,却没反思是否因为我们的教学没有做到从零维到一维到二维再到三维的渐进性。我们总抱怨学生分不清周长、面积和体积,是否想过是因为我们没有帮助孩子成功建模。
图形与几何确实很重要,空间观念是课程标准中十大核心概念之一,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进一步学习和持续发展需要的数学关键能力。最重要的是,我们生活在图形的世界里,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的基本要素。我们要培养的人,是能适应社会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人,不管是对什么事物进行发明创造,都需要先在人脑中建模。所以,发明创造要从我们的图形与几何教学开始。我想,我们需要把这个思想传递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意识到图形与几何无处不在,更加感受到空间观念培养的重要性。
学生空间思维受限也可能是我们的引导不到位,没有引发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大致要经历从具体到半具体,再到半抽象,再到抽象这四个阶段,哪个学段的教学对应哪个发展阶段需要我们老师心知肚明,我想大多数教学中我们仅仅是浅层次的图片展示,更或者简单的语言描述,这样是否出现了断层教学,导致我们的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不具层次,不成系统。当然,这也不能全怪我们老师。当今数学老师都是一个人教两个班,上不完的课,改不完的作业,整不完的教学常规,还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检查接踵不断,留给老师精心备课、准备教具的时间太少了。
直到现在,六年级了,我还发现很多学生分不清周长与面积,特别是在计算稍复杂或组合图形周长的问题上,频频出错。总结原因,就是学生找不对图形的周长在哪。今天所听的课中,有两位老师都讲了周长的认识,他们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共同点就是淡化周长的概念,而是花费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感知周长是什么,也就是帮助孩子成功建立周长的模型,绕着封闭图形的一周描一圈,那就是图形的周长。不过再仔细想一想,有时候学生做不对周长的题,也不仅仅是因为建模不成功,而是学生手懒,没有绕着封闭图形的的一周描一圈而已。
让我们为了祖国未来的不断创新发展共同努力吧!就从我们小学的图形与几何教学开始!
浙教版七上有理数及其运算课件
浙教版七上2.7精确数与有效数字课件
浙教版七上有理数的乘法(2)课件
浙教版七上3.3立方根课件1
浙教版七上2.7准确数和近似数课件
浙教版七上2.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课件2
浙教版七上有理数的乘法课件
浙教版七上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课件
浙教版七上2.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课件1
浙教版七上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课件
浙教版七上2.8计算器的使用课件2
浙教版七上1.5有理数大小比较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3.5实数的运算课件
浙教版七上第三章习题课课件
浙教版七上1.4绝对值课件4
浙教版七上3.1平方根课件2
浙教版七上2.8计算器的使用课件
浙教版七上2.5有理数的乘方(一)课件
浙教版七上3.2实数课件3
浙教版七上1.4绝对值课件3
浙教版七上3.3立方根课件2
浙教版七年级上3.5实数的运算课件1
浙教版七上3.1平方根课件
浙教版七上计算器的使用课件
浙教版七上3.4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开方课件
浙教版七上2.3有理数的乘法第二课时课件
浙教版七上2.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课件
浙教版七上有理数的乘方课件
浙教版七上2.4有理数的除法课件1
浙教版七上3.2实数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