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0
收藏
第三课时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2)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40页。【教学目标】
1、在操作、试算的过程中,学习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会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
3、在操作过程中感受口算方法的合理性,增强学习计算的兴趣。【教学重点】 在操作、试算的过程中,学习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会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教学准备】 课件或挂图,学具卡片。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动手操作。【教学过程】
环节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设计意图 |
创设情境 | 口头完成教师出示的有关数的组成习题。口算: 70+6=90+4= 6+30= | 复习:27可以分成()和(),42可以分成()和()。口算: | 恰当合理的复习为学习新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探究与体验 | 1、仔细观察,说出图意,并解答。(树上还剩20个桃子,小猴子摘了16个,问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列式是20+16或16+20)学生按教师要求自己操作摆小棒,边摆边说,使学生充分反馈。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2个十加1个十和6个一,等于3个十6个一,是36。 所以20+16=36。还可能有:把16分成10和6,先算20+10=30,再算30+6=36。 3、学生按要说一说,再填书。 | 第一关:教师出示教材40 页的情景图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教师提问:如何进行记算呢?请大家用小棒摆一摆,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交给学生边摆边说,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指导,了解学生摆说的情况)。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先组内说,再汇报。 完成试一试:教师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说出下面各题十位上得几,再计算。 重点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先同桌或小组交流再填书,最后全班汇报。 | 教师放手学生自学,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操作、讨论、汇报。在相信学生能力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 让学生充分的说,即可以深刻领会算理,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 |
实践与应用 | 学生按要求完成练习。 | 完成练一练的 1、 2、 3、4题(可采用多种形式练习)第3题:小动物回家先展示三个小动物后展示他们的家,提问:每个小动物要回哪个家?然后设计试题。(把全班学生分成三组,每组代表一种动物进行口算,使每个学生都有口算的机会。 ) |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来参与学习活动。 |
小结 | 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
九年级数学正切1
九年级数学旋转教案1
九年级数学圆的认识3
九年级数学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4
九年级数学圆的认识2
九年级数学圆的认识1
九年级数学正切3
九年级数学二次根式的乘除法6
九年级数学概率4
九年级数学二次根式的乘除法8
九年级数学正切4
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特殊角的求值
九年级数学图形的性质与判定7
九年级数学圆中的计算问题2
九年级数学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九年级数学圆教案6
九年级数学图形的相似与位似1
九年级数学数命题与证明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1
九年级数学圆周角及圆内接四边形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的概念
九年级数学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九年级数学二次根式的乘除法7
九年级数学图形的性质与判定1
九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旋转2
九年级数学圆中的计算问题1
九年级数学正切2
九年级数学图形的性质与判定8
九年级数学探索题复习
九年级数学二次根式的乘除法5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