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6
收藏
第三单元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
P40例1例2 ,P41课堂活动第1题,P42练习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方法,结合多种计算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出示例1图)中秋节是每个家庭团圆的日子,这一天,小强和小红代表学校的爱心志愿者来到了养老院看望老人,他们给老人们带来了同学门赠送的一些月饼,也给老人们带来了欢乐。
2、揭示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师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学生根据P40例1、2的要求独立自主学习、深思,并完成下面的“试一试”。
三、小组讨论
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并完成P40的“议一议”。
师巡视指导。
四、成果展示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集体讲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理解并初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归纳起来就是:两位数加整十数是把几十和几十相加,个位上的数不变,两位数加一位数是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不变。
六、教学检验
P41课堂活动第1题。
七、巩固训练
P42练习八第1、2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
例1 例2
(图略) (图略)
两位数加整十数是把几十和几十相加,个位上的数不变;
两位数加一位数是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不变。
课后反思:
1.4整式的乘法(1
3.3.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1课时)课件ppt
6.1感受可能性ppt课件(2份打包)
6.2频率的稳定性ppt课件(2份打包)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4.1《认识三角形》(第3课时)ppt课件
4.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2课时)ppt课件
2.2.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第1课时)课件ppt
2.3.2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课件ppt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5.1《轴对称现象》ppt课件
3.3《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第1课时)ppt课件
2.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ppt课件(5份打包)
4.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3课时)ppt课件
2.4用尺规作角课件ppt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1.5平方差公式ppt课件(2份打包)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4.1《认识三角形》(第2课时)ppt课件
1.1同底数幂的乘法课件(2份打包)
1.3同底数幂的除法(1
4.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1课时)ppt课件
2.3.1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课件ppt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5.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ppt课件(2份打包)
3.3.2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2课时)课件ppt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3.2《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课件ppt
1.7整式的除法ppt课件(2份打包)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3.1《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参考课件
3.3《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第2课时)ppt课件
1.6完全平方公式ppt课件(2份打包)
5.1轴对称现象ppt课件(2份打包)
3.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课件ppt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4.4《用尺规作三角形》ppt课件
3.4用尺规作三角形课件ppt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