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6
收藏
第一课时 认识图形(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27页例1,课本第29页课堂活动第1题,课本第29页练习六第1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能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会长方形和正方形拼组简单的图形。
2、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感受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能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算式卡片、手巾、信封、生字卡片、日历、钉子板、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P21的单元主题图。
教师:这是在第二单元学习时我们看到的一幅图,那时小朋友们在图中找到了很多有关方向和位置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再来看这幅图,从图中你能看到一些图形吗?
引导学生说出图中人行道的地砖是正方形的,人行横道是长方形的,吊牌也是长方形的,岗亭的顶上是圆形的,还有玻璃窗也是长方形的。
教师:这些图形在我们生活中都得非常普遍。小朋友们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一些图形了,这节课我们就在你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图形的基础上,继续来认识图形。
2、揭示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师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结合生活实际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能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会长方形和正方形拼组简单的图形。
2、学生根据P27例1的要求独立自主学习、深思。
三、小组讨论
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师巡视指导。
四、成果展示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集体讲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大家一起学习,学会了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了长方体有的面是长方形,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六、教学检验
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你能说一说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吗?
学生回答,回答时强调是物体的面。
七、巩固训练
1、P29课堂活动第1题。
2、P29练习六第1题。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一)
主题图 例1
(图略) (图略)
长方形 正方形
【课后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第一课时)
小学四年级上册《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因数中间或尾末数有0的乘法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四则运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植树问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七册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小学数学教案:两位数减两位数 不退不减
三年级数学:除法的验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比较数的大小
小学四年级上册《除法》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数学广角(四年级上册)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口算除法
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第四课时)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亿以内数的读法2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七册-乘法的简便算法
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第三课时)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大数的认识:综合练习
小学四年级上册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数学广角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七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则运算
小学四年级上册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二
小学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综合练习
小学四年级上册《统计》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七册--除法的简便算法教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七册电子计算器(教学建议)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