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7 整理和复习》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7 整理和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2020-02-22 收藏


整理和复习

教材第65、第66页。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区分比和比例,能正确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2.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归纳整理的能力。

重点:对本单元内容的归纳和整理。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

师:同学们,关于“比例”的学习就要结束了,还记得这一单元,我们都学过哪些内容吗?

生1: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生2:学习了正比例和反比例。

生3:我们还学会了比例的应用。

师:这一单元涉及的内容比较多,知识点也比较多,我们在进行整理和复习的时候要注意条理,不能丢落。

【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包含的内容,提醒学生整理和复习中要注意条理,为下面的教学做准备】

1. 知识点的整理和复习。

师:同学们先以小组为单位,把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然后我们再进行交流汇报。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完成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图:

整理和复习

2. 巩固练习。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用比例知识解决的问题是很多的,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第4*题)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师:对于这些问题,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方法跟大家说说。

学生可能会说:

•由“所有服装都打同样的折扣销售”这句话,我们知道这道题中的折扣是一定的,关系式为=折扣(一定),比值一定,说明服装的现价与原价成正比例关系,所以第(1)题可以用正比例关系解答。

解:设现价是x元。

150∶250=x∶180

250x=150×180

  x=108

答:现价是108元。

•第(1)题还可以看作是百分数问题进行解答。因为“所有的服装都打同样的折扣销售”,所以说折扣是一定的,我们可以根据李阿姨买的上衣“原价250元,现价150元”算出是打几折销售,150÷250=60%,然后再计算原价180元的裤子打六折销售现价是多少钱,即180×60%=108(元)。

•第(2)小题也可以看作是百分数问题进行解答。已知所有服装都是打六折销售的,所以原价是200元一件的夹克衫,现价只需要200×60%=120(元);而买现价90元一件的衬衫4件需要的钱数是90×4=360(元),这样360元就可以买120元一件的夹克衫3件。

•第(2)小题用比例知识也可以解答。因为题中张伯伯的总钱数是一定的,且单价×数量=总钱数(一定),所以可以用反比例关系解答。

解:设能买x件。

200×(150÷250)x=90×4

      120x=360

        x=3

答:能买3件。

•第(3)小题其实就是考查折扣的知识点,我们已经知道现价÷原价=折扣,只不过换成用字母表示,所以如果用x表示原价,y表示现价,y和x的关系式为=折扣。

【设计意图:在对本单元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解决具有一定开放性的习题,提高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体会。

整理和复习

A类

填空。

(1)如果a=(b≠0),那么当(  )一定时,(  )和(  )成正比例。当(  )一定时,(  )和(  )成反比例关系。

(2)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大圆和小圆的周长比是(   )。

(3)甲、乙两数的比是5∶3,乙数是60,甲数是(  )。

(4)若A×=B×,则A∶B=(  )∶(  )。

(5)9∶3=36∶12,如果第三项减去12,左侧不变,那么,第四项应减去(  )。

(考查知识点:比例;能力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B类

1. 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个城市之间公路的距离是5.5cm。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这条公路的图上距离是多少?

2. 学校举行团体操表演,如果每列25人,要排24列。如果每列20人,要排多少列?

(考查知识点:比例;能力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a c b c a b (2)3∶2  (3)100 (4)6 5 (5)4 

B类:

1. 2.2cm 2. 30列

教材习题

第65页“整理和复习”

1.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联系:比例是由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组成的。

区别:比有两项,表示的是两个数的相除关系;比例有四项,是一个等式。

2. 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x=4.8 x= x=6.25 x=8

3. (1)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

(2)体积与底面积成正比例关系。

(3)圆的面积与圆的半径不成比例关系;圆的面积与圆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关系。

4. (1)解:设甲乙两地相距xkm。 100∶2=x∶3 x=150

(2)解:设返回时用了x小时。 50×3=60x x=2.5

第66页“练习十二”

1. (1)1∶300000

(2)5∶3 5∶3 25∶9

(3)135

2. (1)比例尺一定,两地的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成正比例关系。

(2)积一定,一个因数和另一个因数成反比例关系。

(3)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变,梯形的面积和高成正比例关系。

(4)如果y=5x,那么y和x成正比例关系。

3. 5.5×2000000÷5000000=2.2(cm)

4*. (1)150÷250=60% 180×60%=108(元)  (2)90×4÷(200×60%)=3(件)

(3)=折扣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