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5.1 元、角、分》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新苏教版小...

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5.1 元、角、分》教案教学设计

2020-02-18 收藏


认识元、角、分

教材第66、第67页的内容。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认识人民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1.通过观察人民币的形状、颜色、图案和字样等,认识人民币。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投影仪,硬币,纸币放大样。

1.口答。

10个一是(  ),10个十是(  )。

2.谈话。

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买过)买东西要用什么呢?(钱)对,世界上有很多种钱,你们知道每个国家的钱分别叫什么吗?(美国的钱叫美元,英国的钱叫英镑,法国的钱叫法郎,现在欧洲几个国家已经开始统一使用欧元了。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板书课题:元、角、分

3.介绍人民币的质地。

人民币的质地有两种,一种是金属制成的钱币叫硬币(投影出示);另一种是纸制的钱币叫纸币(投影出示)。

4.分类。

同学们,你们都认识哪些人民币,把它们按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好吗?(可以按纸币和硬币分;还可以按面值区分)

1.认识分币。

(1)找出你手中的分币有哪些?(1分、2分、5分)

(2)观察这些分币的图案和字样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回答:硬币有正、反两面,正面有阿拉伯数字“1”和汉字“壹分”的就是1分的人民币;有阿拉伯数字“2”和汉字“贰分”的就是2分的人民币;有阿拉伯数字“5”和汉字“伍分”的就是5分的人民币。

(3)比较1分、2分、5分的硬币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是圆形的,正面都有麦穗的图案,几分和年份的字样。

不同的地方:它们的大小和面值不同,由于发行的日期不同,所以年份也不同。

2.认识角币。

(1)请学生一分一分地数,数出10分来。

老师:你手中的10分是几个1分?(10个)10个1分是几分?(10分)10分还是多少?(1角)

投影出示1角放大的纸样。

(2)如果重新让你拿出10分,你还可以怎样拿?

有同学会拿2个5分,也有同学会拿5个2分,还有同学可能拿1个5分、2个2分和1个1分。

老师:你们这些拿法都对。告诉老师,你们手中的这10分还可以叫成什么?(1角)10分就是1角。所以我们可以说1角等于10分。

板书:1角=10分

(3)除了你认识的1角纸币外,你还认识哪些以角为单位的纸币。(5角)

老师:请你们从形状、颜色、图案和字样几方面观察和区分1角和5角的纸币。小组互相说一说。

老师:角币除了纸币外,从1991年又发行和流通了1角和5角的硬币。(投影出示1角和5角硬币)

(4)认识角币之间的关系。

同桌互换,1张5角可以换几张1角?(1张5角可以换5张1角)

3.认识1元币。

(1)数一数。

请同学们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

(2)说一说。

10角是几个1角?(10角是10个1角)10个1角是几角?(10个1角是10角)你知道10角还是多少吗?(10角还是1元)

投影出示放大的1元纸币。

(3)想一想。

元和角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板书:1元=10角

老师:1元可以换成10角。老师拿1元跟你们换成10角,你们可以和老师怎样换?看谁换得又对又快。(师生边换边说怎样换)

互相说说1元换成10角有几种换法。

(4)类推。

老师:1角=10分,1元=10角,想一想,1元=(  )分

板书:1元=100分

4.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老师:刚才我们分别认识了1元、1角、5角、1分……像这样的元、角、分都是人民币的单位。

1.教材第67页“想想做做”第1题。

2.教材第67页“想想做做”第2题。

3.教材第67页“想想做做”第3题。

教材第67页“想想做做”第4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略

2. 6 1 8

3. 1张1元的和2张1角的。(答案不唯一)

思维训练

从左数第一样和第五样;第二样和第三样。

认识人民币

1.认识分币:1分、2分、5分。

相同点:都是圆形的,正面有麦穗的图案,有币值及年份字样。

不同点:大小、年份和币值不同。

2.认识1角币。   1角=10分

3.认识1元币。   1元=10角  1元=100分

1元=10角=100分

4.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本节课是在学生有初步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对1元以内的人民币进行系统的学习。教材通过小朋友在商场里买东西的画面,把学生带入“买东西要使用人民币”的生活情境。先认识1元、1角、1分及这三种人民币之间的进率,再认识5角、5分、2分、1分的人民币。然后通过让学生把1张1元币换成2张5角币、把5个2分币换成1个1角币,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并为自主探索购物时怎样付钱做准备。“想想做做”中的练习帮助学生辨认了小面值人民币,使学生学会了换币、付币等基本的购物付款方法。

1.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借助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导入新课,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买东西要用到什么?引出人民币,再通过提问:你们认识人民币吗?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强烈愿望。

2.整个过程通过同桌活动、小组活动、自由介绍等自主学习的过程来探求新知, 让学生在观察、介绍人民币的活动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思想品德教育。

3.重组教材,把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换币、取币融于故事情境中进行练习,在丰富多样的练习中,让学生兴趣盎然地练习知识,发展思维。

4.取币、换币、模拟购物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