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8
收藏
认识元、角、分
教材第66、第67页的内容。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认识人民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1.通过观察人民币的形状、颜色、图案和字样等,认识人民币。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投影仪,硬币,纸币放大样。
1.口答。
10个一是( ),10个十是( )。
2.谈话。
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买过)买东西要用什么呢?(钱)对,世界上有很多种钱,你们知道每个国家的钱分别叫什么吗?(美国的钱叫美元,英国的钱叫英镑,法国的钱叫法郎,现在欧洲几个国家已经开始统一使用欧元了。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板书课题:元、角、分
3.介绍人民币的质地。
人民币的质地有两种,一种是金属制成的钱币叫硬币(投影出示);另一种是纸制的钱币叫纸币(投影出示)。
4.分类。
同学们,你们都认识哪些人民币,把它们按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好吗?(可以按纸币和硬币分;还可以按面值区分)
1.认识分币。
(1)找出你手中的分币有哪些?(1分、2分、5分)
(2)观察这些分币的图案和字样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回答:硬币有正、反两面,正面有阿拉伯数字“1”和汉字“壹分”的就是1分的人民币;有阿拉伯数字“2”和汉字“贰分”的就是2分的人民币;有阿拉伯数字“5”和汉字“伍分”的就是5分的人民币。
(3)比较1分、2分、5分的硬币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是圆形的,正面都有麦穗的图案,几分和年份的字样。
不同的地方:它们的大小和面值不同,由于发行的日期不同,所以年份也不同。
2.认识角币。
(1)请学生一分一分地数,数出10分来。
老师:你手中的10分是几个1分?(10个)10个1分是几分?(10分)10分还是多少?(1角)
投影出示1角放大的纸样。
(2)如果重新让你拿出10分,你还可以怎样拿?
有同学会拿2个5分,也有同学会拿5个2分,还有同学可能拿1个5分、2个2分和1个1分。
老师:你们这些拿法都对。告诉老师,你们手中的这10分还可以叫成什么?(1角)10分就是1角。所以我们可以说1角等于10分。
板书:1角=10分
(3)除了你认识的1角纸币外,你还认识哪些以角为单位的纸币。(5角)
老师:请你们从形状、颜色、图案和字样几方面观察和区分1角和5角的纸币。小组互相说一说。
老师:角币除了纸币外,从1991年又发行和流通了1角和5角的硬币。(投影出示1角和5角硬币)
(4)认识角币之间的关系。
同桌互换,1张5角可以换几张1角?(1张5角可以换5张1角)
3.认识1元币。
(1)数一数。
请同学们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
(2)说一说。
10角是几个1角?(10角是10个1角)10个1角是几角?(10个1角是10角)你知道10角还是多少吗?(10角还是1元)
投影出示放大的1元纸币。
(3)想一想。
元和角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板书:1元=10角
老师:1元可以换成10角。老师拿1元跟你们换成10角,你们可以和老师怎样换?看谁换得又对又快。(师生边换边说怎样换)
互相说说1元换成10角有几种换法。
(4)类推。
老师:1角=10分,1元=10角,想一想,1元=( )分
板书:1元=100分
4.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老师:刚才我们分别认识了1元、1角、5角、1分……像这样的元、角、分都是人民币的单位。
1.教材第67页“想想做做”第1题。
2.教材第67页“想想做做”第2题。
3.教材第67页“想想做做”第3题。
教材第67页“想想做做”第4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略
2. 6 1 8
3. 1张1元的和2张1角的。(答案不唯一)
思维训练
从左数第一样和第五样;第二样和第三样。
认识人民币
1.认识分币:1分、2分、5分。
相同点:都是圆形的,正面有麦穗的图案,有币值及年份字样。
不同点:大小、年份和币值不同。
2.认识1角币。 1角=10分
3.认识1元币。 1元=10角 1元=100分
1元=10角=100分
4.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本节课是在学生有初步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对1元以内的人民币进行系统的学习。教材通过小朋友在商场里买东西的画面,把学生带入“买东西要使用人民币”的生活情境。先认识1元、1角、1分及这三种人民币之间的进率,再认识5角、5分、2分、1分的人民币。然后通过让学生把1张1元币换成2张5角币、把5个2分币换成1个1角币,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并为自主探索购物时怎样付钱做准备。“想想做做”中的练习帮助学生辨认了小面值人民币,使学生学会了换币、付币等基本的购物付款方法。
1.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借助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导入新课,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买东西要用到什么?引出人民币,再通过提问:你们认识人民币吗?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强烈愿望。
2.整个过程通过同桌活动、小组活动、自由介绍等自主学习的过程来探求新知, 让学生在观察、介绍人民币的活动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思想品德教育。
3.重组教材,把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换币、取币融于故事情境中进行练习,在丰富多样的练习中,让学生兴趣盎然地练习知识,发展思维。
4.取币、换币、模拟购物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苏教版初三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试题答案
新初中九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试题
2013中考数学预测试题(有答案)
初三数学二次根式考试题(有答案)
初三数学复习之公式大全 Ⅲ
2013元月初三数学调考试卷(附答案)
2014苏教版初三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试题
初三数学试题:二次根式的加减考试题(附答案)
2013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
初三数学复习之公式大全 Ⅳ
2016年九年级上册数学元旦竞赛试题(含答案)
2015-2016年初三数学中心对称达标测试题(含答案)
新初三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试题答案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测试题精选
中考数学方程与方程组(3)复习训练题(有答案)
中考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复习训练试题(带答案)
学习制作立体模型考试题(有答案)
2013届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有答案)
2013届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
2013届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题
2013届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附答案)
初三如何复习
中考数学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复习训练试题(含答案)
2014年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家庭作业
数学知识点回顾(三)
初三数学圆周角检测试题
数学知识点回顾(二)
2016年初中九年级数学家庭作业
数学知识点回顾(七)
等可能情形下的概率计算同步练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