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5
收藏
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我校开发了多项的校本课程,本学期我在学校的校本课程教学中担任了《数学棋牌乐》的教学工作。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依据计划和方案,对校本课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为了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推进下一步的工作,现将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在学生自愿和学校统一安排下,共有35名学生来自于三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参与,每学习时间两课时,本学期学生都能积极认真参加,并且能够根据我们按排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学习。本学期我结合学校整体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设了以游戏为主,重在开发智力,培养兴趣的“数学棋牌乐”校本课程。通过这学期的活动,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我选择的活动内容来自有关于数学知识的棋牌活动,联系生活实际,由此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主要是以在课堂上讲授和活动为主。
一、具体工作:
(一)撰写课程纲要
1.课程目标:(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每一节课涉及的目标与内容)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突出重点,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涉及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
(1)围绕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习惯;
(2)利用生活场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针对现实问题,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4)探究现实世界,为学生以数学服务社会、学会创造搭建舞台。
3.课程实施:(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等)
4.课程评价: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
(2)学生学习的成果
二、课程效果
1.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参加数学棋牌乐活动的同学都有这么一个感受:就是以前玩扑克牌游戏只是在玩,通过学习发现扑克牌里蕴藏了这么多的信息:不仅有扑克牌的设计原因,代表的象征意义,还有这么多的数学知识在里面,更可以利用扑克牌进行多种数学游戏。通过自己收集扑克牌数学趣题、游戏等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他们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而是变成主动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够自觉完成学习。
2.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每次活动,学生积极准备,他们合作交流,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学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了解了数学更广泛的应用。
3.增加了实践的机会。
由于数学棋牌乐活动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给同学以动手,动脑的机会,这些都促进他们掌握更多的电脑知识,增加实践的机会,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一学期的实践也让我对校本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虽然工作尚存在不足之处,但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我有信心取得大的进步。使工作扎实有效,更好的开展学生潜能,促进自身的发展。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五下数学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选择题专项训练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欣赏设计》教案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减混合练习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美妙的“杯琴”》教案
人教版五下数学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2、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统计图的选择》教案
2016二年级数学期末三角形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能力训练题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数加减法》(一)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变换》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数加减法》(二)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观察物体(2)》教案
2016小学一年级期末考试要掌握的数学知识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能力训练题
北师大版小学小升初数学综合能力提高练习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第三课时教案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减混合》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观察物体(1)》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与顺序之前后》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折扣》教案
人教版五下数学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判断题专项训练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变换》教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成数》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分配律》教案分析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旋转》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