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7
收藏
简单的计算
教材第58页内容及练习十三第4、第8题。
1.能正确地进行关于元、角、分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2.理解元、角、分的加、减法计算的算理。
3.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元、角、分的加、减法计算。
模拟人民币、课件(或挂图)。
1.模拟购买玩具的活动。
活动中老师当售货员,学生当顾客。
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汇报、交流上节课布置的课后作业。
学生边汇报,边用实物投影显示教材第59页第2题的表格。
1.教学例7。
模拟购物活动。
老师提问: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哪两种杂志?
生1:《画报》和《连环画》。
生2: 《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
老师:“正好”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发表,老师总结“正好”在这里的意思。
请同学们回答是怎样算的。
生1:6+7=13(元)
生2:5+8=13(元)
1.练习十三的第4题。
2.练习十三的第8题。
教材第58页“做一做”。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乒乓球和呼啦圈或跳绳和羽毛球。
2.49元
思维训练
玩具车和《童话选集》
教学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通过让学生怎样购买花正好的钱数,使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问题;使学生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购小件商品的问题,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知道如何有条理地选择信息,培养积极探索的习惯。
教学关于元、角的减法计算。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综合运用人民币的知识和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减法计算问题;通过解决以上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的购物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
学生对有关人民币的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是,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是零散的,加上他们花钱的经验比较少,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交易功能,从而对人民币形成较完整的认识。
用图片导入,目的是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认知,让学生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为下面人民币简单的计算做好铺垫,同时让学生充分交流算法,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他们零散的、不规范的和不确切的算法进行纠正和整理。通过怎样购买的交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从多角度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后模拟了一个真实的购物环境,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为了使小组活动有效开展,活动之前先对“售货员”和“顾客”提出要求,并加以强调,力求人人参与。
名师分析2016-2017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排列组合题型
最新2017年高考数学题型精讲:导数应用题型
2017年高考数学重点知识点讲解:直线方程
盘点2017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函数题型与方法
2016年秋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正弦定理测试题(新人教A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
2017届高考文数经典母题30题(含解析)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练习题:人教版
2016-2017高考数学题型归纳:应用举例例题
高考数学一轮备考必考知识点:轨迹方程的求解
人教B版高一数学第一章教学计划: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16-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备考的要点
201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函数与导数易错知识点
2017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不等式易错易混知识点
备战20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排列组合的知识点
2016-2017高考数学题型:导数应用题型精讲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轨迹方程的求解方法讲解
人教B版高一数学第一章教学计划: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
2017届高考数学文科新题精选30题(含解析)
总结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核心考点的六个部分
2017年高考数学题型:不等式解题方法总结
2016-2017高考数学一轮备考复习的建议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集合与简单逻辑易错知识点总结
精选2016年二年级数学加减混合课后训练题:第一学期
盘点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子集、全集、补集
2016年秋季二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同步测试题
2017年高考数学题型归纳:数列要点讲解
2016-2017高考第一轮数学复习主干知识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