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7
收藏
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数学思想的均衡发展
1、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知识的价值在于应用,如果学会了知识却不会运用就等于不会知识。也就是说,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引导他们学会知识,更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和运用知识。所以,教师一定要运用好教材中“实践活动”的学习素材,比如说课本中的“填一填”、“说一说”、“做一做”、“涂一涂”、“你知道吗”等内容,这些实践活动侧重的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这些内容的时践,他们就能逐渐运用各种已学知识,采取各种策略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均衡发展。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知识的欲望,正确的评价和鼓励每一位学生;还可以利用教材与生活中他们感兴趣的素材渗透思想教育,比如教材中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数学文化史料,“七巧板”的由来,我国古代计时工具“刻漏”、沙漏的计时原理等等;这些涉及古今、课堂内外的内容,可以说是数学教学的催化剂,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3、对学生的生活趣味与教材趣味进行整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教材种设计了许多儿童喜闻乐见的内容,反映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这些内容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无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以次为契机,整合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进行教学,真正收到“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数学素养是一种思维形式,其主要评价指标有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数学观念和数学思维等。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时代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小学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走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误区,牢记育人为本,树立大数学观;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本为本,合理利用教材资源;同时还要因需定法,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培养数学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小学生的日后学习和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32.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教案
30.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教案(冀教版九年级上)
29.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案(冀教版九年级上)
34.1认识二次函数教案2(冀教版九年级下)
33.1用列举法求概率教案(冀教版九年级上)
27.1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教案(冀教版九年级上)
27.3过三点的圆教案(冀教版九年级上)
35.4切线的判定教案(冀教版九年级下)
36.1抽样调查教案(冀教版九年级下)
第三十四章二次函数复习教案(冀教版九年级下)
31.3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教案
28.3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37.5几何体的展开图及其应用教案(冀教版九年级下)
29.6相似多边形及其性质教案
2015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第一单元《负数例3》PPT课件
2015年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负数例1、例2》PPT课件
第三十七章投影与视图复习教案(冀教版九年级下)
36.2数据的整理与表示教案(冀教版九年级下)
29.8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案
2015年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百分数成数例2》PPT课件
35.5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冀教版九年级下)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案(冀教版九年级下)
35.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冀教版九年级下)
32.4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教案
34.2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教案2(冀教版九年级下)
第三十七章投影与视图综合小结教案(冀教版九年级下)
37.2中心投影教案(冀教版九年级下)
34.2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教案1(冀教版九年级下)
35.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冀教版九年级下)
37.4三视图教案(冀教版九年级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