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1
收藏
队列表演 (一)。(教材第32~33页)
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重点: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结合实际,灵活思考,多种方法解题。
多媒体课件。
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队列表演”。这里面也有数学问题,大家仔细看。(教师播放课件)
生1:他们的队列很整齐。
生2:我注意到了一个数学问题,就是队形在变化,但是总人数不变。
师:生2观察到了要点,真棒!这节课我们来研究“队列表演”中的数学问题。(师板书课题)
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主题图,学生观察。
师:我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画怎样的图形来表示。
生:我认为可以用点子图来表示。如果画人物图太费时了,没有必要。
师:你真聪明!那你知道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吗?圈一圈,算一算。
生:我知道队伍有12行,每行14人。
师:那怎么列式呢?
生1: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4×12。
生2:我同意,我是根据每行人数×行数=参加队列表演的人数来列式的。
师:你们说得不错。那我们怎么计算呢?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
学生可以独自思考,也可以与小组同学交流学习。
生1:横着平均分成两部分,每一部分的人数都有6行,每行都有14人。则每部分的人数是14×6=84(人),两部分的总人数是84×2=168(人)。
14×12
=14×6×2
=168
生2:横着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的人数有10行,每行都有14人,人数是14×10=140(人);第二部分的人数有2行,每行都有14人,人数是14×2=28(人)。所以,两部分的总人数是140+28=168(人)。
14×10=140
14×2=28
140+28=168
生3:把点子图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有10行,每行有10人,人数为10×10=100(人);第二部分有10行,每行有4人,人数为10×4=40(人);第三部分有2行,每行有10人,人数为2×10=20(人);第四部分有2行,每行有4人,人数为2×4=8(人)。所以总人数是100+40+20+8=168(人)。
10×10=100
10×4=40
10×2=20
2×4=8
100+40+20+8=168
师肯定学生的算法。
师:有个同学是这样算的,你们能看懂吗?(出示教材第32页表格)
学生观察,师指名回答。
生1:这实际上就是刚才的第三种算法,不过是用表格的方式表示出来了。
生2:这是根据数的组成计算14×12。把14分成10和4,12分成10和2。用14分成的两个数分别去乘12分成的两个数。即10×10=100,10×4=40,2×10=20,2×4=8。然后把四个积相加,100+40+20+8=168。
师结合学生汇报和点子图,解释、强调表格的意思。
师:我们似乎找到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注重学生感性认识,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熏陶。启发学生通过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在“做数学”】
1.完成教材第33页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做完后交流。
2.完成教材第32页例2。
学生独立算,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做完后交流。
师:你是用的哪种思路解答的?
生1:我是先算10个15,再算1个15,最后把得数加起来。
生2:我是仿照刚才列表的方法来做的。
师:根据上面几种计算方法,我们可以任选一种来计算,但如果用点子图分割的方法计算太麻烦。我是用画表格的方法来计算的,大家也可以试一试,最后不要忘了把表格中的积相加,我把做的给大家看一看吧。(师用投影仪演示)
师:刚才的练习大家表现都很棒!你们知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了吗?哪种方法好用?
生1:可以利用画点子图的方法来计算,也可以根据数的组成利用表格来计算。
生2:用画点子图的方法比较麻烦,做题时需要把点子图先画出来,计算的数比较大时,画点子图太浪费时间。
……
师:你们有这么多的收获,真好!
队列表演(一)
方法一:14×12
=14×6×2
=84×2
=168
方法二:14×10=140
14×2=28
140+28=168 方法三:10×10=100
10×4=40
10×2=20
2×4=8
100+40+20+8=168
× 10 4
10 100 40
2 20 8
A 类
计算。
14×12 14×11 23×13 12×13
〔考查知识点: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计算方法;能力要求:熟练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计算〕
B 类
水果店进行商品清理,发现还有13箱苹果,每箱22千克;14箱香蕉,每箱21千克。水果店苹果和香蕉各有多少千克?
〔考查知识点: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力要求: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列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
168 154 299 156
B类:
22×13=286(千克) 21×14=294(千克)
教材第33页“练一练 ”
1. 12×12=144(箱) 圈一圈略
2. 200 30 60 9 299 100 40 10 4 154
3. 121 132 169 156
4. 12×32=384(元)
5. 爸爸:33×32=1056(千克) 妈妈:33×23=759(千克)
数学2016高考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专题训练(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末检测试卷
必备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同步测试题: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2016高考一轮数学不等式知识点复习攻略
初二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同步测试题:二次根式
2015-2016学年八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课堂训练题
精选初二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同步练习
2016高考数学复习平面向量应用举例专题测试(附答案)
2015初二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同步练习检测题:普查和抽样调查
高一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 七单元综合测试题
数学2016年高考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专题测试(附答案)
盘点2016数学高考一轮复习统计知识点
2015-201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提分宝典
2015-2016数学高考一轮复习概率知识点
精选初一上册数学第二章复习要点归纳:整式的加减
数学高考复习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专题测试(附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上册强化应用题练习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课后练习
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同步测试卷
盘点2016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常遇问题解答
最新八年级上册数学课后同步练习:第五单元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 教案3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返璞归真,操作是金”——“商末尾有0的除法”课后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期末评估试卷
2016高考一轮复习数学学会节省做题时间
数学高考一轮复习算法初步知识点
2016年高考数学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专题练习(附答案)
鲁教版初二上册数学课后训练试题:第四单元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