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4
收藏
今天的培训很特别,有两位优秀的老师来给我们展示自己。第一位年轻漂亮的于老师,直接给我们展示了曾获得过荣誉的优质课,带来了一年级的学生为我们新老师们上了完整的一节数字课;第二位是学校的毛主任,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她,通过自己经历和体验,同我们近距离交流,让我们在一问一答中收获满满。
那接下来就说说自己今天培训过后的一些心得体会吧。首先,于老师的课堂,充实、丰富、活跃、高效。巧妙的导入,让学生很快参与到课堂中来;新颖的活动,让学生积极性越来越高,参与热情也越来越强烈;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能迁移到生活中。整个一堂课,认识图形,看似简单又乏味的内容,却在于老师的设计下,变得丰富有趣,多姿多彩!真让人忍不住连连赞叹!
其次,毛主任推心置腹的报告,让我获益匪浅。今天在这里重点说两个对我影响很大的点。
第一点就是备课中的研读教材,现在已经不止一个老师强调过这个问题,由此可见它的重要性。教材是自己上课的根本,如同上阵杀敌的武器一样,如果连自己的武器怎么使用都不知道,还如何同别人作战,又怎么会取得胜利。毛主任特意强调,不仅要看自己现在所教的,整个小学阶段的都要熟悉下来,把整个一套教材都做到心中有数。反思自己,每次都是目光短浅只注重放下的一两节课内容,而忽略了整体,这样不仅自己备课难度增加了,上课的效果也不明显,今后真的需要引起重视了。
第二点就是要正确作用教学用语也就是学会更好的表扬,PPT里主任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例子:说是曾经在一次的心理学实验中,两组小孩通过玩拼图,完成以后,他们表扬第一组说:你们真棒,你们真聪明!第二组的表扬说:你们真棒,这样的都能拼得出来,说明你们特别善于探索和坚持,你们真厉害!这两种不同的表扬方式,然后紧接着又给两组孩子分别发放了大量的拼图说让他们随便玩,暗中观察后发现被表扬聪明的那组孩子,更多的去挑了更简单的拼图,而被表扬特别善于探索和坚持的那组孩子,更多的挑战了更难的拼图。通过这个小实验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一句话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就是当你表扬他聪明的时候他还想保持聪明,如何做到继续被夸赞聪明?我尽量不犯错就能够保证;而当探索和坚持很重要的时候,这个时候要保持的是探索和坚持,所以第二组的孩子则会努力的去挑战更难的。由此可见,同样是表扬,说话的方式不同,产生的效果竟然差别如此之大!这令我很吃惊,同时忍不住回忆着自己的做法,或许我应该改变一下自己的一些表扬方法与技巧了!
今天的培训时间虽短,但形式也算很丰富了!再次感谢两位老师的用心准备与指导。同时也非常感谢进校的老师们,你们的用心与负责让我们能不断接触到这些优秀的老师,优秀的资源。我们很幸运,所以我们需要更努力!
苏科版八年级上2.2神秘的数组课件
建湖县高作中学八年级上勾股定理(2)课件
平均数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1)课件ppt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八年级上
6.1平均数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课时)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2.1勾股定理(1)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作者:刘茂全)
《轴对称的性质》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一次函数(2)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平面直角坐标系(1)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作者:董爱玲)
梯形中常见辅助线课件
平方根(第一课时)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设计轴对称图案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5.5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课件柳堡镇中心八年级上
勾股定理(第1课时)课件(作者: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李茂坤)
平行四边形(1)课件、学案和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
5.2一次函数(2)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作者:季辉)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课件ppt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八年级上
1.3设计轴队称图案课件ppt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八年级上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3)课件ppt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八年级上
1.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2)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一次函数的应用(2)课件柳堡镇中心初中八年级上
矩形(1)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作者:建湖县实验初中)
5.3一次函数的图象(1)课件柳堡镇中心苏科版八年级上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1)课件ppt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八年级上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1课时)课件(最新改)苏科版八年级上
1.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2.1勾股定理(2)几种证明图示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苏科版八年级上2.1勾股定理(1)课件ppt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