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1
收藏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和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正确解答应用题.
教学重点
掌握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学具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游戏活动,创设情境.
(1)启发学生根据两组人数不同的条件,提出问题,并口头解答,使学生明确,可以提出:
甲组有8人,乙组有6人,甲组比乙组多几人?
甲组有8人,乙组比甲组少2人,乙组有几人?
乙组有6人,甲组比乙组多2人,甲组有几人?
甲组有8人,乙组有6人,乙组比甲组少几人?
(2)通过游戏,互相议一议,你知道了什么?
数量关系一样,只是问法不一样.
②甲组有8人,乙组比甲组少2人,乙组有几人?
知道甲组人多,乙组人少,求少的.
③乙组有6人,甲组比乙组多2人,甲组有几人?
知道甲组人多,乙组人少,求多的.
注意: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限制,但教师重点训练①、②两种类型.
2.操作学具,巩固所学的数量关系.
(1)用学具摆一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
(2)同桌互相交流,知道了什么?
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学生操作和口述.
(二)探究新知
1.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例12),出示例12.
2.小组活动.
(1)教师继续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例12),学生讨论两道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通过讨论和看示意图,知道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两道题都是红花多,黄花少.
(3)想一想: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使学生明确:第一个已知条件相同;不同的是第一题的第二个条件是第二题要求的问题,第一题要求的问题是第二题已知的第二个条件.两题都用减法计算.
3.独立解答.
(1)填空(课本).
(2)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4.反馈练习:完成做一做.
独立填在课本上,订正时启发学生互相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全课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学习什么,注意什么.
随堂练习
1.练习二十四第8题.
分组练习,组长带领同学订正.
2.练习二十四第3题改编为接力计算.
谈小学数学的互动型教学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创新教学策略的研究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高品质“数学文化课”的塑造》培训心得体会
七年级知识点:简单的平移作图知识点
审定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教案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17年高考数学复习点拔:不等式
文科生如何提高高考数学分数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小小养殖场》优秀教案
谈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
高考数学备考指导:如何将数学知识串联贯通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平面图形的平移知识点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约分》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高考数学冲刺:抓核心练能力克难点
数与计算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初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八章知识点集锦
怎样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认识人民币
小学数学老师业务学习心得 行知课堂下的深度学习之我思
怎样创设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
初一知识点:菱形知识点
一年级下册教案 《100以内数的认识整理与复习》
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数学高考冲刺:数学要注重知识网络化
怎样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
初一知识点:简单的旋转作图知识点
怎样解答圆锥曲线问题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平面图形的全等变换知识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