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1
收藏
教学目标
1.对1进行认识,并且从1引申到2、3、4的学习.
2.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1、2、3、4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了解1、2、3、4代表什么.
教学难点
了解1、2、3、4代表什么.
教具准备
课件、补充资料结绳计数,学生每人一张数字卡片,老师1-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你们知道古代人是怎么数数的吗?(演示课件:结绳计数)
活动(二)
1.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座美丽的小山村去旅游(板书1),你们想去吗?乡村的早晨非常美,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2.(演示课件:美丽的山村)请你们仔细观察,1可以表示什么?(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学生可能说:一条狗、一棵树、一艘船、一间房、一个小孩、一座山、一个太阳、一户人家、一棵草、一个萝卜、一筐萝卜、一条小路、一条河、一群鸟
5、谁能总结一下,1都可以表示什么?
(1即可以表示个体,又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集合,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活动(三)
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用到2、3、4等数字,这些又可以表示什么呢?
活动(四)
1.建小足球队:学校的操场多宽敞啊,你们想不想去活动活动?我们就来组建一支小足球队.
2.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数字,(数字朝下)谁愿意参加足球队,请你抽取一张数字纸片,把它贴在胸前.(10个同学贴好数字,按上台顺序站成一排)
3.同学们,台上有几名运动员?他们衣服上的数表示什么?
4.如果让他们排成一队,可以怎么排?(学生讨论)
方法一:
1、2、3、4、5、6、7、8、9、10
方法二:
1、3、5、7、9、2、4、6、8、10
方法三:
10、9、8、7、6、5、4、3、2、1
(学生说出其中一种,台上小队员排队)
5.老师扮演记者采访:请问,你是几号运动员?你排在第几个?
6.请同学扮演小记者,向运动员提问.
7.除了这种方法,你还有别的办法帮他们排队吗?
(10人一组活动:把自己座位里的数字贴在胸前,然后大家讨论可以怎样排队,站成一队)
8.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是怎么排队的?其它小组可以当小记者提问.
活动五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打算向谁学习他的什么优点?
板书设计:
快乐的家园
1 2 3 4
总评:注重体现学生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的特点之一是具有抽象性,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同时还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因此在引入新知识时,通过直观的富有意趣的画面结绳计数来引入,并安排操作性的实践活动如:组建小足球队.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感受知识、学习新知识.在注重直观感受的同时,逐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例如,在认识1的 时候,先让学生感受一棵草、一只船、一盆花让学生联想到:2可以表示什么?3呢?4呢?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不只停留在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
教学设计点评
注重体现学生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的特点之一是具有抽象性,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同时还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因此在引入新知识时,通过直观的富有意趣的画面结绳计数来引入,并安排操作性的实践活动如:组建小足球队.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感受知识、学习新知识.在注重直观感受的同时,逐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例如,在认识1的 时候,先让学生感受一棵草、一只船、一盆花让学生联想到:2可以表示什么?3呢?4呢?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不只停留在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总结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测评试题
三年级下期末复习试卷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复习
2013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模拟测评试卷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1减几》教学设计
小学第六册期末综合卷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易错题练习
第六册数学期末试卷
新人教B版高二数学算法与程序框图强化练习(上册)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教材详解
小学数学期末试题
2013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
2013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检测题
三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统计与可能性知识总结
小学三年级期末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练习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乘法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面积单元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
小学三年级复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