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1
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发展他们的数感.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2.使学生能够在交流合作中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发展他们的数感.并且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
(少)几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理解情境图
(一)理解主题图
1.出示图片:操场上
2.根据图意请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小组交流解决问题.
(1)男生有( )人;
(2)女生有( )人;
(3)男生与女生共有( )人;
(4)男生比女生多( )人;
(5)女生比男生少( )人;
(二)尝试解决问题
1.出示图片:学生与椅子
2.先拿出小圆片摆一摆,说一说,再比一比.
(1)学生列式:10-9 = 1 10-8 = 2
(2)教师提问:1是什么意思?
椅子的数量比老师和同学的人数多1或者老师和同学的人数比椅子的数量少1.
(3)教师提问:2是什么意思?
椅子的数量比同学的人数多2或者同学的人数比椅子的数量少2.
3.思考:根据这幅图,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巩固练习
(一)摆一摆,填一填.
1.出示图片:摆一摆1
教师:看图,填一填,先观察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出示图片:摆一摆2
教师:看图,填一填,先观察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出示图片:摆一摆3
(1)______比______多______个,______比______少______个,
(2)怎样列式?
4.出示图片:鸭子
先让学生思考一会儿,再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实践活动小调查
(一)出示图片:小调查
1.组织学生调查各自小组的男女人数.
2.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解决这些问题.
3.全班汇报.
四、课外延伸
回家后,数一数,比一比家中的一些物品.列出一个比较单子同学明天互相交流.
五、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探究活动
找座位
游戏目的
1.使学生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游戏准备
根据学生人数准备相应的写有口算题目的电影票.
游戏过程
1.把教室里的椅子摆好(桌子搬出),模拟成电影院的座位.
2.然后每人发一张写有口算题目的电影票.
3.每个学生只有算对加减法,才可以找到自己准确的座位,一次找准座位的同学可以成为文明观众,并佩戴文明观众标志.
游戏说明
电影票制作方法:在电影票的前面画上一些学生喜爱的小动物形象,后面注明几排几号,但排数和号数不直接写明,而是由加减法算式化替,如:9-5排1+4号.
高考理科数学模拟试题1
高考数学直线训练题
高考数学考试试题(理科)
高考数学直线方程训练2
高考数学解析几何整理练习
高考数学计数原理基础训练1
高考数学集合与函数专项训练
高考数学计数原理综合训练2
高考理科数学模拟试题2
高考理科数学测试试题
高考理科数学预测测试题
高考预测理科数学试卷
高考数学考试试题(文科)
高考数学解析几何高考题型
高考理科数学模拟试题4
高考文科数学模拟试题2
高考数学统一考试5
高考数学统一考试6
高考数学题型训练四
08届高考数学水平测试试题
高考数学直线方程训练1
高考数学综合模拟试卷
08届高考数学填空题解法练习
高考文科数学模拟试题3
高考数学计数原理提高训练3
高考数学直线综合练习与解答
高考数学考前指导练习
高考数学解析几何部分测试
高考数学综合练习1
高三数学选用试题精选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