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8
收藏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P38~4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通过结合生活实际的活动,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图,生活中含有角的物体。
师:你看到了什么?谁能说一说?
师:如果请你们再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这些物体,你又能发现什么?
师:是吗?让我们来看一看。
师:果然如此!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角。通过以往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关角的知识?同桌互相说一说。
贴上课题角,学生交流后回答:略。
师:仅仅知道这些,你们就满足了吗?
那你们还想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呢?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虚心好学,老师真的是非常高兴。好吧,那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师:请大家拿出四张卡片,用水彩笔和尺出画四个不同大小的角。每张卡片画一个。比一比谁画的又好又快!
学生在卡片上画角。
师:请组长将大家画的角收集起来,平铺在桌面上。比一比哪一组动作最快!
师:下面我们要给这些角分分类。在分类之前,老师要说几点要求:1。每人先要认真的观察这些角。2。为了提高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效度,分类前组长一定要带领大家展开充分的讨论,确定分法后再分。3。分好后,每组选一名发言人,准备向大家汇报分类的情况。
小组合作学习,给角分类。教师巡视,做好记录。
师:哪一组愿意汇报?
小组汇报,汇报时请其用三角尺验证。贴出直角。
师:你们认为他们分的怎么样?
师:你能给比直角小的角起一个名字吗?
学生起名。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
贴上锐角。(钝角同上。)
师:对于这些,你们还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
学生提问。
师:通过对角的分类,我们知道了角可以分成直角、锐角和钝角等几种。
贴上的分类。
三、巩固练习。
师:请组长将这些角分还给大家。同学们可以在角的旁边写上角的名称。
学生写角的名称。
师:写好的人互相说一说你刚才都画了哪些角。
学生互说,教师指名说。
师:如果老师给你一些角,你能分辨出是哪种角吗?请大家拿出练习纸,按要求填空。
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写。集体订正。
师:让我们回到生活中的物体。
点击,回到生活中的物体。
师:你能用刚才所学的知识,说一说这些角都是什么角吗?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这些角?
师:第五个任务需要大家合作完成,大家把三角尺凑在一起试着拼一拼。
学生合作拼。
师:能拼成什么角?你愿意上来拼一拼吗?
学生在黑板上用学具拼。
师:这个角是由几个什么角拼成的?还有其他的拼法吗?
四、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
.
12.1定义与命题课件ppt2013年苏科版七年级下
10.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课件
8.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课件1
田家炳中学七年级下10.2用方程组解决问题(2)课件ppt
2013年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期中试题
12.2证明(1)课件ppt
8.1同底数幂的乘法课件1
10.5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1)课件ppt
11.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ppt课件
11.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ppt课件
2013年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次月考试题
9.1单项式乘多项式(1)课件ppt太仓市第二中学七年级下
10.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课件
8.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课件2
第十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复习ppt课件
苏科版七年级下11.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课件ppt
10.2二元一次方程组课件
苏科版七年级下11.3不等式的性质课件ppt
11.2不等式的解集ppt课件
10.4三元一次方程组(1)课件
8.1同底数幂的乘法课件3
第11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复习(一)课件ppt苏科版七年级下
10.4三元一次方程组(2)课件
12.2证明(2)课件ppt2013年苏科版七年级下
11.5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2)课件ppt
乘法公式的再认识
11.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2)ppt课件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课件1(苏科版七年级下)
8.1同底数幂的乘法课件2
10.5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课件一】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