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8
收藏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P38~4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通过结合生活实际的活动,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图,生活中含有角的物体。
师:你看到了什么?谁能说一说?
师:如果请你们再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这些物体,你又能发现什么?
师:是吗?让我们来看一看。
师:果然如此!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角。通过以往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关角的知识?同桌互相说一说。
贴上课题角,学生交流后回答:略。
师:仅仅知道这些,你们就满足了吗?
那你们还想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呢?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虚心好学,老师真的是非常高兴。好吧,那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师:请大家拿出四张卡片,用水彩笔和尺出画四个不同大小的角。每张卡片画一个。比一比谁画的又好又快!
学生在卡片上画角。
师:请组长将大家画的角收集起来,平铺在桌面上。比一比哪一组动作最快!
师:下面我们要给这些角分分类。在分类之前,老师要说几点要求:1。每人先要认真的观察这些角。2。为了提高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效度,分类前组长一定要带领大家展开充分的讨论,确定分法后再分。3。分好后,每组选一名发言人,准备向大家汇报分类的情况。
小组合作学习,给角分类。教师巡视,做好记录。
师:哪一组愿意汇报?
小组汇报,汇报时请其用三角尺验证。贴出直角。
师:你们认为他们分的怎么样?
师:你能给比直角小的角起一个名字吗?
学生起名。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
贴上锐角。(钝角同上。)
师:对于这些,你们还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
学生提问。
师:通过对角的分类,我们知道了角可以分成直角、锐角和钝角等几种。
贴上的分类。
三、巩固练习。
师:请组长将这些角分还给大家。同学们可以在角的旁边写上角的名称。
学生写角的名称。
师:写好的人互相说一说你刚才都画了哪些角。
学生互说,教师指名说。
师:如果老师给你一些角,你能分辨出是哪种角吗?请大家拿出练习纸,按要求填空。
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写。集体订正。
师:让我们回到生活中的物体。
点击,回到生活中的物体。
师:你能用刚才所学的知识,说一说这些角都是什么角吗?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这些角?
师:第五个任务需要大家合作完成,大家把三角尺凑在一起试着拼一拼。
学生合作拼。
师:能拼成什么角?你愿意上来拼一拼吗?
学生在黑板上用学具拼。
师:这个角是由几个什么角拼成的?还有其他的拼法吗?
四、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重要知识点(三)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数学口算练习题及答案:20以内的连减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三)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重要知识点(二)
高一数学学习口诀
趣味数学:蜂窝猜想
一年级数学口算练习题及答案:20以内的连加
17中考数学复习指导:圆的概念
一年级数学口算练习题及答案:20以内的加减混合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3)
决战2017中考:十招实用数学解题方法
17中考数学复习指导:掌握思想提高思维品质
17年数学中考命题趋势对新中考生的启示(一)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重要知识点(六)
一年级数学口算练习题及答案:10以内的连加连减混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口算练习题及答案:20以内的连加连减混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和近似数》教案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重要知识点(一)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重要知识点(五)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重要知识点(七)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2)
一年级数学口算练习题及答案:20以内的填括号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物体》导学案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及读写》教案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