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6
收藏
28、7、6加几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8、7、6加几
教材第91页的内容及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学习8、7、6加几的题目,正确计算,理解“凑十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1. 正确计算8、7、6加几的题目是重点。
2. 进一步理解“凑十法”是难点。
教具学具
主题图,视频投影,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 学前准备
1.口算。
9+4= 7+3= 9+7= 9+5=
9+6= 9+8= 9+9= 9+2=
口算后请学生说一说计算9加几的方法。
2.填空。
8+( )=10 6+( )=10 7+( )=10
8+2+6=( ) 7+3+2=( ) 6+4+2=( )
3.口答。
二 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
(1)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个学生?
(2)怎样做就能解决“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个学生”的问题?
学生答,老师板书:8+5=
(3)探索8+5的计算方法。
①小组合作学习。
②汇报。
方法有多种,老师重点请学生操作“凑十法”。
问:这名同学把几凑10?把几分成了两部分?你能完整地边摆边说这个过程吗?试一试。
再请一人说凑十的过程,并请学生完成板书:
2. “做一做”的第1题。
(1)出示第一幅图。
①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有困难的学生借助小棒。
②学生汇报,老师归纳。板书:
原来,7加几的题目,只要把7凑10,就容易计算了。
(2)出示第二幅图。
①你能不能也用“凑十法”算一算?(可适当点拨)
②学生汇报,老师归纳。板书:
请学生用迁移方法,独立计算,再汇报。
3.看板书小结归纳。
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的题目都可以运用“凑十法”,只不过8加几的题目是把8凑10,把第二个加数分成2和几;7加几的题目是把7凑10,把第二个加数分成3和几;6加几的题目是把6凑10,把第二个加数分成4和几。
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教材第91页“做一做”的第2、第3题。
2.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
3.练习二十一的第2题。
4.练习二十一的第3题。
四 思维训练
1.写出8加几,7加几,6加几的题目,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
2.填空。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91页“做一做”的第2题按列算)13 13 12 12 12 12
教材第91页“做一做”的第3题:10 12 14 16 11 12 13 14 11 12
2.略
3.8 10 15 13 16 11 18 14 17
把8换成6:10 6 8 13 11 14 9 16 12 15
把8换成7:11 7 9 14 12 15 10 17 13 16
4.略
思维训练
1.略
2. 8+4=8+2+2 8+2+5=8+7 7+3+2=7+5
3. 0~6 0~6 0~5
板书设计
8、7、6加几
想8、7、6加几凑成10,8和2凑成10,所以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7和3凑
成10,所以把另一个加数分成3和几;6和4凑成10,所以把另一个加数分成4和几。
如:
备课参考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9加几的基础上学习的,要求学生能用“凑十法”进行计算。
教材第91页的例2通过一群小学生跑步的场景引入计算问题。通过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
课堂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凑十法”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习8加几、7加几及6加几,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时,可按照“创设情境导入→探索8加几的计算方法→巩固8加几的计算方法→探索7、6加几的计算方法→巩固7、6加几的计算方法→综合练习”的过程来设计。因为学生有了9加几的铺垫,他们已经基本能借助手中的学具进行凑十的计算,学生在学习8加几时已经比较得心应手了,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进行尝试,自主探索,经历整个学习的过程,体会到如何去学习,积极得出计算的方法,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2015中考复习计划
2015年浙江省高考数学试题评析
2015中考数学备考资料:余弦公式的平面向量证法
2015南京中考数学试题分析
2015中考数学备考资料:菱形的判定公式定理
南京2015中考数学、英语试题新鲜原创多 难度适中
2015山东高考数学试卷(理科)点评:难度与去年相差不大
初中数学总复习“四步走”战略.
2015高考数学试卷分析(北京卷理科)
2015黑龙江高考数学新课标(II)点评及试卷分析
安徽高考数学文科卷:难度降低为了向全国卷过渡
2015年高考数学(文科)安徽卷试卷分析
2015年北京卷高考数学试卷详细解析
2015中考数学备考资料:菱形的特殊性质公式定理
2015上海高考数学卷评析:贴近实际应用 鼓励创新思维
2015中考数学复习指导:圆和圆的关系公式定理
小学数学期末复习方法的几点建议
南京中考试题:数学很亲民 英语抓热点
2015初中数学中考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冲毁复习要善于抓住“四化”.
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计划
小学数学期末复习方法的探究
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2015中考数学最有用的8个知识点
突出创新 弘扬传统——2015年高考数学试题评析
2015中考数学复习指导:圆及有关概念公式定理
麦比乌斯带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指导: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015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评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