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6
收藏
2 立体图形的拼组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立体图形的拼组
教材第35、第36页的内容及练习八的第4~8题。
教学目标
1.学生亲自参与操作活动,从而体会立体图形的特征,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
各种立体图形模型和实物,积木等。
教学过程
一 学前准备
老师出示下图。提问: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这些图形是立体图形,分别是圆柱、长方体、正方体和球)
请你数一数,填空。
长方体( )个 圆柱( )个
正方体( )个 球( )个
二 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用长方体和正方体拼组。
学生独立完成。用正方体拼成长方体,用长方体拼成正方体。
学生在拼组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拼法,老师应予以鼓励。
特别值得老师注意的有:
在上述活动之后,要启发、鼓励学生用长方体和正方体拼组出不同的形状。
图中的部分。这是由4个完全一样的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并且可以分成2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的)长方体拼组而成的,并不是任意4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都能拼成一个正方体。要注意题中长方体的特殊性,以免得出错误结论。
在拼组中理解这两种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2)用圆柱拼组。
让学生独立完成,两个圆柱拼在一起,拼成一个大圆柱。
2.教学例3。
(1)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摆一摆,可以拼组自己喜欢的形状。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拼在一起比较稳固。
(2)要使球也搭上去,就要搭在最上面,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确:要把球也搭上去,应把球放在平平的物体上面,这样就可以放稳。
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第35页(下)的“做一做”。
2.练习八的第4题。
3.练习八的第5题。
四 思维训练
1.数一数,填一填。
( )块 ( )块
2.用手中的积木做“搭积木”的游戏。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 ) (√) ( )
2、3.略
思维训练
1. 3 4
2.略
教材习题
练习八
6. 4 5
7.略
8.第1小题圈第2个图形 第2小题圈第3个图形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8课时)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3课时)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1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设计
亿以上数的读法
体验·合作·建构 ──《植树问题》学习主题的反思再设计
商的变化规律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4课时)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大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第6课时)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第5课时)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第4课时)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第7课时)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案例及分析
《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不栽)》教学设计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6课时)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4课时)
大数的改写和省略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
四下《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求近似数(A)
《掷一掷》教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复习课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第2课时)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2课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