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7
收藏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并初步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方法。
能力教学点:培养和发展生动手操作的能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德育教学点:让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新知识,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功感和乐趣,让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及计算过程。
教具准备:
10捆小棒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口算
9-4 7-2 8 +1 5-2 6+2
3+5 7+4 1+6 8-4 9-2
对口令
两人一组,一人出小棒(如:3捆小棒说30里有3个十
另一人接3个十是30
二 、合作探索
1、40 + 20
创设情景(出示例1图)
师口述:3个小动物到熊猫爷爷的文具店买文具,熊猫爷爷笑眯眯地说:我要考考你们,看看谁最聪明,左边有4盒铅笔,右边有2盒铅笔,每盒10支,一共有多少支?
(生口答并列式:40+20)
提出问题
40加20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再数一数,算一算,看谁先算出答案?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动手操作,独立思考
学生动手操作,摆学具,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和交流,想好的同学再开动脑筋,有别的方法吗?
交流启发,师生互动
探索60-10
创设情景,出示例2图
师口述:小白兔到熊猫爷爷的文具店买铅笔,熊猫爷爷笑眯眯地问:我一共有6盒铅笔,每盒10支,你买走了10支,还剩多少支呢?
生列式:60-10
提出问题
60-10等于多少呢?请小朋友们用小棒摆一摆,再数一数,算一算看谁先算出答案,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分小组相互交流,启发,师巡视,与各学习小组进行交流,指导
分组汇报
各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试一试
50+30 90-40
生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说是怎样算的?
课堂活动
摆一摆,填得数
教材P52、摆小棒,填得数
看图填得数
生看图,独立计算,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游戏
两人一组进行练习,互相出题,一人说算式另一人说得数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数学百科知识专题:最常用三角函数值
新人教五上:《小数乘法》第4课时 教案
新人教:《可能性》第3课时教案
数学百科知识专题:二次函数的最值
五上:《循环小数》教案
新人教五上:《位置》第2课时 教案
新人教五上:《观察物体》教案及评析
新人教:《小数乘法》第三课时 教案
新人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
新人教五上:《小数乘法》第2课时 教案
数学百科知识专题:解比例
新人教:《小数乘法》第一课时 教案
新人教五上:《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新人教:《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教案
新人教五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
五上:《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化简》教案
五上:《多边形的面积复习课》教案
数学百科知识专题:二次函数的性质
新人教:《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数学百科知识专题:同类项
新人教:《位置》第一课时 教案
新人教:《可能性》教案
数学百科知识专题: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五上:《掷一掷》教案
数学百科知识专题: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数学百科知识专题: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五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案
数学百科知识专题:单项式
数学百科知识专题: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新人教:《小数乘法》第五课时 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