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5
收藏
本节课是在对数位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用●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有序摆数的方法,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达到了本节学习活动的目的。
“摆一摆,想一想”就是先摆后想,边摆边想,在摆的过程中想,在想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学生在摆和想的过程中,巩固了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深了对数位、位值等概念的理解,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意识,归纳能力、抽象思维都不同程度的得到培养和提高。在这个活动中,要注意尽量多给学生留一些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去观察、思考,去发现规律、归纳整理。这是一节探究性较强的活动课,要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代替,动手让学生做,动口让学生说。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去获取知识,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达到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目的。
在探索有序摆数的方法时,让学生亲身经历尝试操作、实践操作和独立操作的过程,快速掌握有序摆数的方法。在探索规律时,学生在摆的基础上已对数与数之间的规律有些体验和感悟,再通过媒体的有效运用,学生基本能较完整地归纳整理出规律。在发现规律后,再接着提出问题:“如果不摆圆片,你能直接写出用这些圆片摆出的数吗?”面对挑战,已掌握规律的学生会兴趣高涨,思维也比较活跃,并应用规律顺利地去解决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不同的活动使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如选择7~9个圆片根据规律写数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水平,选择完成1个,2个或3个,可以写完用摆的方法验证,也可以边摆边写。在教学中要注意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掌握在个位、十位上有序摆数的方法,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中,我要做的是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相信他们每个人都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顺利解决问题,并为他们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让他们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拓展,表达交流不同的想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3.4.1 “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3.4.1 《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乘法初步认识(参考教案二)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四)(参考教案二)
三位数的读写法(参考教案二)
3.3.1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乘法应用题(参考教案二)
3.5.3 镜面对称|人教课标版
应用题(参考教案二)
3.3.1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人教课标版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五)(参考教案二)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二)(参考教案二)
3.4.4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3.4.3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与评析|人教课标版
连加、连减(参考教案二)
直线、线段(参考教案二)
2 , 3 , 4 的乘法口诀(参考教案二)
《夕阳真美》教学设计
我长高了
3.3.1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
怎么看
3.6.3 8的乘法口诀|人教课标版
3.2.5 加减法的估算|人教课标版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三)(参考教案二)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六)(参考教案二)
第三册数学教案
3.5.1 “观察物体”说课与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参考教案二)
《对称图形》教案设计
3.4.2 5的乘法口诀|人教课标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