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7
收藏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已认识整时的基础上掌握认识几时几分(整五整十分);
2、能正确书写时间。
3、学会节约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能准确数分(整五整十分);
2、能认识几时几分;
教具、学具钟,教学用钟面模型,纸制的钟面模型(2至3个),课件,学生用钟面模型。
教学方法游戏法、操作法
教学理念从生活出发,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
在游戏中学,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由易入难,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游戏一:报数接力。以开火车形式让学生5个5个报数到60,如5、1060,再全班同学齐数5、10、1560,;
2、认整时:用教学用钟面模型让学生复习整时的认识;
3、引入新课:课件演示一位小学生睡眼蒙胧,因不认识钟面的几时几分继续睡导致迟到的小故事。引发讨论:他为什么会迟到?他做的对吗?教育学生要按时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还要会认识钟面上的几时几分,从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时间的认识。
二、新授
1、几时多一些的认识教学
利用课件做隐藏分针的钟面,比如3时15分,提问:是3时整还是3时多一些,为什么?让学生学会根据时针距离3的位置判断是3时整还是3时多一些,学生判断完后显示完整的钟面。继续练习用几时多一些来回答钟面上的时间。(也可以用教学用模型让学生练习认出几时多一些
);
用钟面模型出示5时20分,问几时多一些?多多少?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数分。引出下一步的教学。
2、多少分的教学
出示没有时针和分针的钟面,让学生观察钟面,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有数字1至12;每两个数字间有5个小格(用课件放大一部分让学生数出);有12大格。
教师指出,时针走一大格是一时,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走一大格是五分。接着出示教材例1第一个钟面,让学生练习数分,并完成课本钟面上的空白。
利用课件出示只有分针的钟面,进行过了多少分的练习。
出示刚才的5时20分,教师:我们已经能认出这是5时多一些,那请同学们数数分针走了多少分?
小结:认识不是整时的时间时要先看时针是几时多一些,再数数过了多少分。
3、认一认,用课件出示9时5分、9时25分、9时40分让学生熟练认出9时过了多少分,再变化时针的位置让学生认出几时几分。
游戏二:猜分针的位置。
利用课件出示可以隐藏分的针的钟面。如4:15,分针隐藏了,问:4时多少分学生根据时针距离4的位置判断是4时多一些还是多很多,继而猜出多多少分。猜完后现出正确答案,对猜对的学生给予奖励。继续猜5:40、6:20等。
4、时间的书写教学
出示纸做成的钟面,依次让学生认出,教师板书:10时5分、6时25分;
10:05、6:25。学生动笔写一写,教师要强调第二种写法表示分的部分是两位数,所以5分时要写成05,另外,第二种写法中不用文字,如10:05不能写成10:05分
教师用教学模具操作出几个时间,让学生认一认并写出,如5时30分、4时35分
5、实践操作
刚才同学们认出了老师拨出的时间,现在请你们也来拨一拨?学生拿出学具钟面模型后,教师提出要求:拨出屏幕上的时间。如课件依次出示2:10、
2:30、2:40、2:50过一会儿后再显示钟面,让学生同学间互相比一比,看谁拨的对。
演示2:50后继续拨过10分问现在是什么时间?
纠正部分学生2:60的错识认识。分针走完一圈刚好是60分,时针走了一大格,让学生知道1时=60分,教师在黑板上板书:1时=60分
同学时互相拨出某一时间给同桌认。
三、巩固
1、游戏三:贴分针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没有时针和分针的纸制钟面模型,再拿出一根时针和一根分针,根椐提供的时间先由教师贴出时针的位置(因为学生一时还难以根据过了多少分来把握时针偏离数字的大概位置),再让学生到黑板前来贴出分针的位置。根据课堂剩余时间的多少可以多贴几个时间。其他学生则作出判断。
2、用投影仪出示课本练习十五第1题,学生填出钟面时间,结合作业讲评,再次教育学生要学会认识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生活习惯。
3、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利用板书结合钟面模型小结如下:时针走一大格是一时,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认识时间时先看时针是几时或几时过一些,过了多少则要数分针走了多少格,分针走完一圈是60分,这时时针走完了一大格,1时=60分。
.
初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4.3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初二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资料(相似变换)
青岛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要点之同底数幂的乘法与除法
青岛版八年级数学第十章教学计划模板第一节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第十章知识点总结第4课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1.2数据的离散程度
2016学年初一数学《整式乘法》知识点梳理
初一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资料(概率)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第10章要点之二元一次方程组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第18章《正方形》
沪教版初一下册数学复习资料之分式的通分
沪教版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步骤
2016数学《平行线的判定》知识点初一年级
初二年级数学第18章教学计划模板之菱形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四章第1课教学计划模板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第十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
苏科版初一下册数学第10章要点之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初二下册数学第19章教学计划函数
冀教版初二数学第24章教学计划模板第2课时
初一年级数学期中复习要点轴对称图形
初一下册数学期中复习考点相似三角形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第11章要点之平移
初一下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多项式的乘法)
精编《平行线的性质》知识点归纳初一数学
初一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资料之平行线及其判定
沪教版初一数学第六章知识点归纳:平方根、立方根
初二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资料之平移变换
八年级下册数学第19章教学计划模板一次函数
2016学年七年级下册数学《多边形》知识点归纳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第21章教学计划模板第1节第一课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