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7
收藏
最近读《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郑毓信著),感触颇深。书中讲到:小学数学,特别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个特殊之处:我们应以数学为素材,也即通过具体数学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会抽象、类比等一般的思维方法,同时又应当帮助学生超越一般思维走向数学思维,也即初步的领悟到数学思维的特殊性,从而就能在“学会数学的思维”这一方向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只有通过深入的揭示隐藏在数学知识内容背后的思维方法,我们才能真正的做到将数学课“讲活”、“讲懂”、“ 讲深”。这就是指,教师应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现“活生生的”数学研究工作,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教师并应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有关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教师在教学中又不仅使学生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而且也应帮助学生深入领会并逐渐掌握内在的思维方法。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在基本知识的掌握过程中,不断形成数学能力、数学素养,获取多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的方法,从而“数学的”思考和解决问题。基本知识的掌握是途径,多角度的思维方式的获取才是最终目的。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活动,一种经历,一个过程,活动和过程是不能告诉的,只能参与和体验。因此,教师要改变以书本知识、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传递、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使学生在操作体验中获得对知识的真实感受,这是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并转化为能力的原动力。正如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醒目的格言:“做过的,浃髓沦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课件》ppt(1)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PPT课件(1)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混合运算课件ppt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认识物体和图形练习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PPT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5、4、3、2加几》PPT课件
新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5单元练习
2014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8和9的认识课件_2
2014年小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共10课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PPT课件(2)
2016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PPT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学课件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2》PPT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9加几》课件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PPT课件[1]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PPT课件[1]
2012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及解决问题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钟表》课件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0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PPT课件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00以内的加减法进位加课件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