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5
收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绘制以一当五(以一当多)的统计图的必要性,会绘制不足一格来表示统计结果的统计图能,将收集、整理的有关数据用统计图表示,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能提出和解决有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身边事物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有关数据和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及初步的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以一当五的必要性,并会用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能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能提出和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碰到要表示的数量不能用整格表示时,会用不足一格来表示。
三、教学准备
课件、坐标纸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放暑假时,学校开展了争做“环保小卫士”的活动,同学们利用废旧物品做了许多小制作,开学后,同学们纷纷交来了自己的作品,老师对大家上交作品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记录了各种小制作的件数。
1.认真观察这张表,调查了几类小制作?
2.每类中有几个“正”字,表示的是几?
3.师:你能把老师调查的结果填入统计表中吗?
四(2)班小制作件数统计表
(1)谁来说说这张统计表统计的是什么内容?
(2)师:你们能不能根据这张统计表绘制成统计图?
【设计意图】注重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是生活中的数学,学习的是有用的数学。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亲切感。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探究新知
1.师:大家认真观察这张统计图都有什么?与以前学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一个格表示5个单位。
2.师:想一想:这幅图为什么用一格表示5个单位?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与以前学过的统计图的不同之处——此图中一个方格表示5个单位。鼓励学生结合统计表中的具体数据,自主探索,通过讨论认识到:用一个方格表示5个单位比较方便。且用一个方格表示多少,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的。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自己完成这张统计图就不成问题了。
3.师:在统计图中,“编织”一项应怎样表示?
4.你是怎样绘制的?
5.以下几项请大家自己动手画出来,你们会吗?(独立完成,做得快的同学看看同桌的同学是怎样做的?你要向他学习什么?)
【设计意图】课堂上生生间的交流学习是最有益的同伴互助,课堂上学生可以最快捷的找到自己的问题,获取最直接的、最一手的帮助。
6.指名汇报。(生口述,师课件演示。)
7.认真观察统计图,回答问题:
(1)全班共有( )件小制作。
(2)( )类的小制作最多。
(3) 布贴类比编织类多( )件。
第六册应用题训练
一位数除法练习
三年级下学期期末练习
三年级趣味数学试卷
三年级下册数学题
三年级下册期末
小学数学第六册期末综合测试卷
三年级估算
三年级应用题专项训练
应用题解答
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
三年级数学(下)期末整理复习试卷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卷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格式《相反数》
数学应用专练
应用题专项练习
三年级解答题练习
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计算能力检测
填空复习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三年级数学综合练习卷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计算复习题
三年级数学填空复习
小学第六册综合试卷
应用题专项训练
数学复习
三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
三年级单位换算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