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数学集合与简易逻辑知识要点_知识点总结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2015高考数学集合与...
首页>学习园地>知识点总结>2015高...

2015高考数学集合与简易逻辑知识要点

2015-05-21 收藏

(一) 集合

1. 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形表示法.

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的性质: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 ;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如果 ,同时 ,那么A = B.

如果 .

[注]:①Z= {整数}(√) Z ={全体整数} (×)

③ 空集的补集是全集.

3. ①{(x,y)|xy =0,x∈R,y∈R}坐标轴上的点集.

②{(x,y)|xy<0,x∈R,y∈R 二、四象限的点集.

③{(x,y)|xy>0,x∈R,y∈R} 一、三象限的点集.

[注]:①对方程组解的集合应是点集.

例: 解的集合{(2,1)}.

②点集与数集的交集是 . (例:A ={(x,y)| y =x+1} B={y|y =x2+1} 则A∩B = )

4. ①n个元素的子集有2n个. ②n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③n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2个.

5. ⑴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 否命题 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 逆否命题.

例:①若 应是真命题.

解:逆否:a = 2且 b = 3,则a+b = 5,成立,所以此命题为真.

② .

解:逆否:x + y =3 x = 1或y = 2.

,故 是 的既不是充分,又不是必要条件.

⑵小范围推出大范围;大范围推不出小范围.

2. 例:若 .

3. 集合运算:交、并、补.

4. 主要性质和运算律

(1) 包含关系: (2) 等价关系: (3) 集合的运算律:

交换律:

结合律:

分配律:. 0-1律: 等幂律: 求补律:A∩CUA=φ A∪CUA=U eCUU=φ eCUφ=U

反演律:CU(A∩B)= (CUA)∪(CUB) CU(A∪B)= (CUA)∩(CUB)

(二)含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延伸

1.整式不等式的解法

根轴法(零点分段法)

①将不等式化为a0(x-x1)(x-x2)…(x-xm)>0(<0)形式,并将各因式x的系数化“+”;(为了统一方便)

②求根,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③由右上方穿线,经过数轴上表示各根的点(为什么?);

④若不等式(x的系数化“+”后)是“>0”,则找“线”在x轴上方的区间;若不等式是“<0”,则找“线”在x轴下方的区间.

(自右向左正负相间)

则不等式 的解可以根据各区间的符号确定.

特例① 一元一次不等式ax>b解的讨论;

②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ox>0(a>0)解的讨论.

二次函数

( )的图象

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相异实根

有两相等实根

无实根

R

2.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1)标准化:移项通分化为 >0(或 <0); ≥0(或 ≤0)的形式,

(2)转化为整式不等式(组) 3.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1)公式法: ,与 型的不等式的解法.

(2)定义法:用“零点分区间法”分类讨论.

(3)几何法: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

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

(1)根的“零分布”:根据判别式和韦达定理分析列式解之.

(2)根的“非零分布”:作二次函数图象,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列式解之.

(三)简易逻辑

3、“或”、 “且”、 “非”的真值判断

(1)“非p”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假与F的真假相反;

(2)“p且q”形式复合命题当P与q同为真时为真,其他情况时为假;

(3)“p或q”形式复合命题当p与q同为假时为假,其他情况时为真.

4、四种命题的形式:

原命题:若P则q; 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则┑p。

(1)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逆命题;

(2)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否命题;

(3)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命题是逆否命题.

5、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的真假有如下三条关系:(原命题 逆否命题)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 q那么我们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若p q且q p,则称p是q的充要条件,记为p⇔q.

7、反证法: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假设),引出(与已知、公理、定理…)矛盾,从而否定假设证明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