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7
收藏
教学要求:
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8和9的加减法。
2、指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教学重点:
学会8和9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二、提出问题,讨论
1、观察图提出问题。
2、指名回答,列出算式。
3、分小组交流算法。
三、画一画
1、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涂色,一人记录算式。
2、组织全班交流,整理出算式。
四、练一练
1、说一说,填一填,先学生独立填写,再指名回答,并说出这样列的理由。
2、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凑成9,先指导学生看明白题目的意思,再连一连,同桌检查连好的结果。
五、拓展练习,数学故事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猜一猜八戒吃了几块西瓜,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师巡回指导。
六、课外延伸
放学后,想一想写一写有关8和9的加减法算式,能写几个就写几个。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3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量一量,比一比》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二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简单的排列》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方案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教案教学设计
《进位制》教学反思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9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导学案教学案
《共面向量定理》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简单的排列》导学案教学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案教学设计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6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一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2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椭圆的几何性质1》教学反思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和反思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教案教学设计
《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几时几分》导学案教学案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4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导学案教学案
《数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设计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表内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截一个几何体》的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