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7
收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页的例题,第60~6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观察、联系生活情景,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发展初步的计算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教师知道下能提出并解决问题,体会生活里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问题的不确定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多媒体演示两个情景。
(1)乘客上车、下车无序拥挤。让学生评一评这种行为,并猜一猜车上人数增减情况。(不能确定)
(2)乘客上车、下车竟然有序(2人下车,3人上车),让学生说一说,并想一想车上人数增减多少?猜一猜车上人数大约有多少?
2、讲述:同学们,要弄清每一次上、下车人数和车上人数还有多少,我们不但要细心观察每次上、下车人数,还要根据车上原有的人数进行加减计算。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提出问题。
多媒体演示动画片:车上有7人,先下车2人,接着3人上车。
提问:(1)从刚才的动画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2)你能用学具来摆一摆刚才乘车的情况吗?(3)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动画片的意思吗?(7-2+3=□)
2、揭示课题。
质疑:这一题和我们学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一样?
3、探究算法。
提问:加减混合的算式怎样计算呢?学生独立思考。
板书:7-2+3=8
让学生一起说一说计算过程:先算7-2=5,再算5+3=8,所以7-2+3=8。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多媒体出示一幅美丽的森林动画。
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学生在小组内描述,然后完成书上填空。
请几名学生说计算过程,然后同桌互说,再全班一起说。
2、多媒体继续演示:大熊猫高兴地带领大家往前走,穿过田野,前面是一片草地,草地上有假山、亭子,引出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图意,填空。
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统计做对的人数,做错的改正。
3、多媒体继续演示:穿过草地,绕过池塘,大家来到了森林,出现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大森林里有猴子、熊猫,还有兔子。你准备列一个怎样的算式?请在小组里填空。填好后,在销赃里先说一说每一个算式表示的意思,然后全班交流。
4、提问:白兔跳篱笆跳累了,我们帮它摘丝瓜好不好?
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连线、交流。
四、课堂总结
多媒体继续演示:大熊猫说:小朋友今天的表现不错,其实,不只是大森林里有数学知识,只要小朋友留心观察,你的周围处处都有数学知识。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到时候欢迎大家再来大森林里做客。小朋友,再见!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学得开心吗?
五、教学后记: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反思
家长如何辅导小学数学中的生活常识
家长批评孩子时,应注意掌握哪些技巧呢?
如何辅导小学数学的学习
小学数学试题:植树问题
小升初学习指导:小升初考试中需要掌握的技巧
数学也可以画出来
小学数学课堂艺术 有目的地选择最佳的教学策略
探索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去学习
2012小升初数学备考策略 总结应用题题型
二年级数学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的课例点评
做一个懂教育的家长:学会和孩子交流
小学数学“除法运算”教学课例分析与反思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情感因素
家长的20个无意识行为害了孩子
2012小升初各科学习规划——数学
打造富有“数学味”的课堂
世界著名的教育孩子的12种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加强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感知规律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探讨小学数学中的四个“问”
小升初进重点中学 小升初家长必做的六件事
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名师:如何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
父母应该采取五个措施应对孩子考前的焦虑
5个方面教你阅读数学的技巧
培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
《百分数的意义》一课例谈
论数学
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