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7
收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页的例题,第58~5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体会
1、算式接龙。(小组学生互相合作,每人出一道题)
2、学生汇报,说说你们组的题目和想法。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教学例1。
贴出例1主题图。
学生根据图意分小组讨论交流,编故事,表演动作。
讲述:星期天,小红和弟弟去郊区的奶奶家玩,看见奶奶摘下了一些又大又红的南瓜。小红想,我长这么大了,应该帮奶奶做一点家务活。于是,她找来一辆手推车,把奶奶摘下的南瓜运回家。第一次运来4个,第二次又运来2个,还剩下一个最大的没有运,奶奶一共摘下几个南瓜呢?怎样计算?(4+2=6 ,6+1=7)
提问:其他组有不同的方法吗?(4+2+1=7)
追问:为什么这样一来列式?
你能给这样一来的算式取个名字吗?(连加法)
讲述:这个名字取得真好,今后我们看见在一个算式里有两个以上的+,就叫它连加。
2、教学例2。
讲述:这时,弟弟在大声喊:姐姐,快来看,奶奶家还种了一些丝瓜。出示例2主题图。
提问:你们能看着这幅图编个故事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形成如下的表述:
丝瓜架上原来有8根丝瓜,弟弟第一次摘下3根,第二次又摘下1根,还剩几根?
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并让学生把书上的算式填写完整。
引导学生小结:8-3-1=4连续减了两次,我们把它叫做连减。
3、师生共同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新的内容?在计算的时候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想想做做第1~3题。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今天我们学到哪些知识?回家后出题给爸爸、妈妈做,好吗?
五、教学后记:
09届高三文科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1
09届高三文科数学三角函数数列与导数试卷
09届高三文科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09年高三数学下册4月调研测试卷
09届高三文科数学起点考试
09届高三数学圆锥曲线大题训练
09届高三理科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09届高三文科数学第一次模拟考试
09年高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调研考试
09届高三文科数学必修1复习卷B
09届高三文科数学第一次高考模拟试卷
09年高三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09年高三数学下册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
09届高三理科数学上册调研测试
09届高三文科数学起点考试试题
09届高三数学第一次模拟考试
09届高三数学数列专题
09届高三文科数学调研试题
09届高三文科数学返校摸底试题
09届高三文科数学第一次月考
09届高三文科数学必修1复习卷E
09届高三文科数学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09届高三文科数学第一轮复习函数统考统阅卷
09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题6
09届高三文科数学月考试题
09届高三理科数学下册3月调研考试
09届高三文科数学必修1复习卷D
09届高三文科数学必修1复习卷C
09届高三数学新起点考试试题
09届高三文科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