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7
收藏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加减法。
教学难点: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举例子复习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思考过程)
一、基本练习
指导完成第5题。
(1)、独立完成。
(2)、选几题说说思考过程。
三、变式练习
1、指导完成第1题。
(1)、指导看懂题意。
(2)、学生完成后交流结果。
2、指导第2题。
(1)、看图理解题意。
(2)、完成后校对结果。
3、指导第3题。
(1)、读题,明确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
4、指导第6题。
(1)、填写第1竖的结果,观察4个算式与上面3个数的关系,得出规律。
(2)、完成后2题。
四、提高练习
1、指导第3题。
(1)、引导学生仔细看图,提出数学问题。
(2)、解决提出的数学问题。
2、指导第7题。
(1)、看懂图画意思,提出数学问题。
(2)、解决问题。
五、开放性练习。(指导第8题)
1、先独立解题。
2、在小组中交流,讨论:怎样才能把算式更好地写出来?
3、交流。
六、总结
高一数学平面与平面垂直1
高一数学指数扩充及其运算性质1
高一数学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高一数学平面与平面垂直3
高一数学排列组合
高一数学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高一数学映射课件
高一数学合情推理与演绎证明2
高一数学函数的零点2
高一数学函数的极值与导数
高一数学互斥事件1
高一数学函数课件2
高一数学指数扩充及其运算性质2
高一数学函数课件4
高一数学函数的奇偶性2
高一数学回归分析1
高一数学求函数的值域1
高一数学异面直线的有关概念和原理
高一数学总体特征数的估计1
高一数学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高一数学平面课件1
高一数学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2
高一数学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3
高一数学求函数的值域2
高一数学排列2
高一数学圆锥曲线小结
高一数学平面与平面垂直2
高一数学函数的最值与导数
高一数学总体特征数的估计2
高一数学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