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复习数字6》教学反思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公开课《复习数字6》教...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公开课《复...

公开课《复习数字6》教学反思

2018-04-08 收藏

两周前在校内讲了公开课,因为外出培训的原因,一直都没能静下心来细细回想这节公开课,恰巧今天上课时的片段把我带回到了公开课的场景中,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教学反思还未完成,下面的内容就是我对两周前的公开课《复习数字6》的一些反思。

一、 教学形式单一

这里我所反思的教学形式单一并不是针对我本课题所设置的的教学形式,而是因为这个课题在相近的几天内我在课堂上讲了四遍,每一遍的教学形式都是一模一样的,学生的记忆在多次重复已经固定了,上一张PPT播放之后他们马上就知道我下一个问题要问什么,所以基本上我所设置的游戏教学环节对他们来说吸引度并不高。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导致我最后一次讲该课题时学生不配合,每讲述一个内容都需要再花费一分钟的时间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拉长并且浪费了教学时间,学生在课程进行到25分钟时就已经完全不在状态了。我在反思,有时候是不是我们太低估智力障碍的学生了而抬高自己的权威了,就像这节课一样,因为我的重复单一,学生并没有理所当然的配合我,他们用行动表达出了对一节无趣课堂的真实看法。所以在往后的教学中,不管是复习课还是公开课,我们都不应该以同一课题为理由向学生传授已知的单一性的课题内容,而是应该适时调整教学形式和策略,让学生感到新颖,他们才会投入其中。

二、 奖励不够及时有效

接着上一条反思内容,因为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时不时的需要使用强化物去鼓励他们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因为使用强化的频率快,就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学生指认正确了我并没有及时得到奖励,这个时间间隔导致很多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奖励某位学生贴画,学生们一看见我往排行榜上贴贴画,就会说自己也要,常规差点的孩子冲上讲台就要自己揭贴画,这样一来该得到表扬的孩子没有得到充分的强化,不该强化的孩子又扰乱了课堂秩序,这个时候我就又再次强调奖励物的获得规则,现在回想当时的言语中对孩子是一种贿赂,这样奖励物就完全失去了它的效力。

三、 奖惩不协调

整节课下来我都是在奖励表现好的学生,恰恰忽略了一个孩子一节课的表现总是有好有不好的,当他们不认真听讲时我本应该取掉他们喜欢的贴画,以此来强化他们认真听讲的行为,而我却只是口头提醒了,多次提醒无效后学生们的行为就干扰到了课堂教学秩序,我还是要花费时间去整顿秩序,因为奖惩的不协调造成了课堂秩序的恶性循环。

一节课的时间很短,但是值得思考的点很多,你在课堂上意识不到的问题课下回忆起来就会恍然大悟,当然反思要及时,像我这样迟到的反思是不利于全面分析这个课题的所有问题的,所以还是要在一节课结束后花上五分钟的时间细细回顾一番,才能收获满满。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