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9
收藏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主 题:《一起来分类》
课 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二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注重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通过设计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和数学思考的经验。
(2)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对数学概念的掌握。从多个情景中反复体会数学运算的过程。
(3)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教材分析
结合日常生活中必须进行的分类活动,感受分类的必要性,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事物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一起来分类》是《分类》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时,让学生在整理书本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得出不同的分类结果。学习第一课时《整理房间》后,学生已经掌握了分类的基本方法:自定标准进行分类。第二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分类标准的方法,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可变性。
3.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整理房间》的学习,在观察、比较、交流的活动中,已经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到了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学生已经学会了分类的基本方法,这一课的教学可以在具体的分类中让学生以事物间所存在的几个相同的属性为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体验由于标准的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思想及其在生活中的用途。
3.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整理事物的好习惯。
评价任务
1.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2.能自己选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
观《看一看》一课的几点思考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一)》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反思 复习不是“烫剩饭”,练习更不是“炒凉面”
2018——2019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备课组教学总结
新人教版五年级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千克、克的认识》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六课时《近似数》教案
2018--2019学年五数下册教师个人教学总结
戴溪小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工作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混合运算》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三)》数学教案
千金难买回头看 ——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之“回顾与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 精彩的教学活动从预习开始
2019中考数学知识点:无理数(1)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备课组教学工作小结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二)》数学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四课时《四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
2018--2019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师个人教学总结
公开课《分段收费》评课稿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备课组教学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千以内的数的认识》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克和千克》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奥运中的数学》数学教案
五年级数学素养大赛活动小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第七单元第八课时《整百、整千的加减法(2)》数学教案
2018-2019学年三数下册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混合运算》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时《千克、克的认识》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