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6
收藏
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时间,陌生是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钟表的方法。《钟表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以一个孩子一天的生活场景作为学习线索,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上课伊始,我利用课件,伴着音乐让学生们欣赏各种各样的表,学生非常感兴趣。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通过听觉、视觉走进钟表的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有了学习兴趣,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我又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小闹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重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围绕问题畅所欲言,这样,同学间也有了相互学习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在仔细观察钟表后,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学宝宝,12大格,还有长针和短针。
这节课结束后,我一直在想:孩子们的兴趣有了,积极性提高了,也动手操作了,可是为什么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呢?经过反思我发现,孩子们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例如,认识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时,让学生分辨时不够深入,没有让学生放开说,师有代说的地方。再例如:你是怎样知道是8时的,指名说拨钟的方法等等,学生语言组织有问题。另外,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不够,让学生猜是什么时刻,虽然也请学生交流讨论,但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和观察,就急于和小组内同学去说,有的甚至在玩。结果既没观察清楚,交流的效果也不好。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千万不能“拔苗助长”。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5、4、3、2加几》word教案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word教案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丰收的果园》word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上《统计》教学设计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2、3、4、5的分与合》word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上《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2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下《十几减9》word教案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认识图形》word教案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下《整十数加、减整十数》word教案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第二单元比一比》word教案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下《数的顺序》word教案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和是8的加法和8减几》word教案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6、7、8的分与和》word学案
苏教版数学一上《数一数》教学设计2
2015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下《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word教案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0的认识》word教案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比一比》word学案
苏教版数学一上《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1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数一数》word学案
苏教版数学一上《数一数》教学设计4
苏教版数学一上《数的组成、写数》教学设计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8、9的分与合》word教案1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word教案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10的认识》word教案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下《假日小队》word教案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下《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word教案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第一单元数一数》word教案
2015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第十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word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