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1
收藏
11-20各数的认识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11-20各数的认识》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也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打下算理基础。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动手操作和练习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通过充分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熟练数数,掌握数的组成。
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必须借助图象、操作等形象的感知才能在大脑中形成相应的数学知识表象,然后通过表象的中介作用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概念。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摆小棒,在摆的过程中观察、掌握数的组成。这样的操作情景,使学生的“思维发端于动作”以动诱思,以思促动,“数形结合”、“情理互促”帮助孩子们在操作中体验,在操作中感知。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以前学习10以内数的方法,自主学习11—20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一方面培养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加强了生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
总之,整节课中,我倡导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在关注学习过程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增强上进心。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促使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并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2016年第二学期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2016二年级数学期末认识图形知识点归纳
2016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之比
2016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北师大)
2016数学六年级期末考试知识点之统计
2016年小升初数学专项练习试题长方体正方体
2016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卷(苏教版)
2016二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之平均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式与方程(2)》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统计与概率》教案
2016年全国卷高考数学题型创新看不懂
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2016小升初数学整数和小数复习
2016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易错题
2016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题
2016年江苏高考数学考点接地气
六年级数学下册《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教案
2016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试题(北师大版)
2016小升初数学数的整除知识点复习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专项应用训练题二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数的认识2》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专项应用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数的认识1》教案
2016小升初数学四则运算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数的运算(2)》教案
2016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苏教版)
2016年中考数学数与运算考点总结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式与方程(1)》教案
2016年小升初数学计算类型模拟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