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5
收藏
一名老师在教授“比和比例”后,特意在一个晴天,将学生带到了操场,指着笔直而修长的旗杆,认真询问大家:“这根旗杆大约有多高呢?”
学生纷纷开始思考,有的在猜测、估量,有的想到把绳子送至旗杆顶部,有的想到把旗杆放倒……可这些准确测量的方法,在实际中并不能够实施。
这时,老师取出了一根约两米长的竹竿,并将它笔直地立在操场上,地面上投射出了一条竹竿的影子。这时,一些学生恍然大悟,想到了可以先测量竹竿及其影子的长度,计算出这一刻实际长度与影长的比值关系,再测量出旗杆影子的长度,利用刚刚学过的比例的知识,便可以得出旗杆的高度。
处于这样直观生动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探索兴趣浓厚,并由衷感受到了所学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在课堂上,我也往往会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但大多是涉及生活中的某一个表面现象,很少将数学知识真切地应用到生活中去,也很少带领学生亲身体验。
比如,在学习《平行与垂直》时,只是在课件上演示了平时生活中的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的现象;还有很多解决问题的习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已相距甚远。
其实,在教学“位置与方向”时,我们也可以将学生带到操场,面对着日出的方向,观察着学校周边的环境,在开阔而真实的环境里,明确“东、南、西、北”的位置;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相关内容时,可引导学生选择身边的感兴趣的长方形表面的物体,动手测量物体表面的长与宽,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再全班进行交流,感受生活中不同物体表面的周长与面积的大小;在设计习题时,要紧密联系我们的实际生活,启迪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巧妙解决我们身边的数学问题。
数学的教学并不能仅限于教室内,练习不能仅囿于书本上的习题。我们的生活处处皆学问,我们的身边都隐藏着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等待着孩子们去发现、去解决。
作为老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善于创造生活情境,还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理解世界,让数学真正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第一学期期末六年级检测数学试题
浙教版初一年级寒假数学作业答案
八年级数学暑假作业参考答案精编
莱蒙托夫:梦境里解数学难题的故事
2016年高二寒假数学作业练习题
高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综合试题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13年秋期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模拟试题(青岛版)
抵制考试的数学家:埃尔米特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14年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青岛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
格力高里·佩雷尔曼,一个与世隔绝的数学天才
最新高中高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1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习水平测试卷
2016年新编高一数学暑假作业填空题
现代数学之母:记一个最伟大的女数学家
阿基米德:爱思考,也爱洗澡
13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青岛版)
15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
笛卡尔:那段用数学表白的爱情故事
2016年八年级暑假数学作业设计
庞加莱:这个数学家就是传说中的别人的孩子
数学上册期末试卷(新版北师大版)
人教版最新四年级数学下册测试卷
14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八
13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2(人教版)
13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最新苏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