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6
收藏
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
教材分析:
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加减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学习的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是由求总数和求剩余两个一步计算应用题合并而成的。教材通过两道有联系的一步计算应用题过渡到例题,由于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应用题情节的发展顺序一致,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教学处理:
情境导入时,从学生日常的生活问题坐公车出发,贴近学生,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新课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充分发表的自己的意见,做到反馈交流;练习时,安排了两种类型:1、联系实际生活解决问题;2、提高练习,通过补条件,加深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理解。练习中,体现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教学理念。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解题思路和方法。
2、能正确地分步列式解答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生活中,许多地方都要用到数学。今天老师在上班的路上也遇到了,出示例1(改编)
公交车上有乘客40名,开到武林广场下车16人,上车8人。现在车上有乘客多少人?
独立解答。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解决例1没有什么困难。
2、板书:各种情况
(1)40-16=2424+8=32
(2)40-16+8=32
(3)40+8=4848-16=32
(4)16-8=840-8=32
3、弄清每一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1)(2)同一思路,只是一个分步列式、一个综合列式。(3)先求上车后,再算下车的。请学生按生活实际,一般先下后上。(4)不做特别要求,16-8即抵消了8位上下车的乘客。
4、选择一种你认为最为合适、简单的方法再进行解答。
5、组织讨论:
读题后要先想好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列式计算。(学生感觉到要先求出中间问题。而这个问题是没有直接告诉你的,要自己动脑筋想。)
6、联系实际生活: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课件出示)
(1)我校原有学生405人,毕业了96人,又招收新生84人。现在我校有学生多少人?
(2)我校有图书1080本,捐出574本,又买来638本,现在学校有图书多少本?
(3)学校有本子2014本,又买来884本,开学发掉1789本,还剩多少本?
(4)运来点心560块,吃掉128块,又运进76块,现在有点心多少块?
提高性练习:
肯德基生产炸鸡腿1500个,,,现在有炸鸡腿多少个?
作业:
书本P2415
练习要求:
老师们最喜爱的八佰教育网www.800edu.net
最全面的网址导航佛山制造网www.top0757.com
1、每组依次派代表上台板演,其他同学自行计算。
2、规范书写横式、竖式、横式、竖式、答。
3、答对一题,小组加星;错误,要请小组分析错误原因,要读懂题意。
开放性应用:可以先减、再加;也可以先加、再减。开拓学生的思路,不要形成定势。
设计意图:
整节课的设计中,着力体现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教学理念,数学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科学,从学生常见生活现象着手,逐步引入到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当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的组织引导,让学生认识数学的价值,数学的美,并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后,能够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能碰到一些实际问题。
2010~2011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小学数学三年级月考试卷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期末试题总复习题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方向与位置》单元试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复习每日练习六
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四
三年级数学复习每日练习一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小学三年级数学千米和吨的认识复习题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质量达标检测卷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复习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练习
三年级数学复习每日练习三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复习题
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试卷三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苏教版三年纪下数学期中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试卷一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测试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复习题
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复习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易错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复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