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数学符号的来历_数学家故事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部分数学符号的来历
首页>数学杂谈>数学家故事>部分数学符号的来历

部分数学符号的来历

2016-10-26 收藏

数学运算中经常使用符号,如+,-,,,=,>,<,∽,(),部分数学符号的来历1等,你知道它们都是谁首先使用,何时被人们所公认的吗?

加减号“+”,“-”,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了这两个符号,但正式为大家公认是从1514年荷兰数学家荷伊克开始.

乘号“”,英国数学家奥屈特于1631年提出用“”表示相乘.另一乘号“”是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

除号“”,最初这个符号是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流行,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也有人用分数线表示比,后来有人把二者结合起来就变成了“”.瑞士的数学家拉哈的著作中正式把“”作为除号.

等号“=”,最初是1540年由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瑞柯德开始使用.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其著作中大量使用后,才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十七世纪微积分创始人莱布尼兹广泛使用了这个符号,从此人们普遍使用.

大于号和小于号“>”“<”,1631年为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相似号“∽”和全等号“≌”是数学家莱布尼兹创用.

括号“()”,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开始使用括线,1629年格洛德开始使用括号.

平方根号“部分数学符号的来历1”,1220年意大利数学家菲波那契使用R作为平方根号.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在他的《几何学》一书中第一次用“部分数学符号的来历1”表示根号.“部分数学符号的来历1”是由拉丁文root(方根)的第一个字母“r”变来,上面的短线是括线,相当于括号.

本文摘自《人教网学趣味数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